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番韭、强瞿、百合蒜、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因其鳞茎状如白莲花,由数十枚到上百枚鳞片相互抱合而成,故名百合。
麝香百合杂种系'白天堂’
百合原种宝兴百合
LA 系百合'布林迪西’
亚洲百合杂种系'斑马线’
百合耐寒性较强、耐热性差,喜凉爽湿润气候。适宜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栽培。营养生长期需水量较多,花期需水量减少。若养护不当,可发生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还易受蚜虫、蓟马、金针虫等侵害。如何识别百合常见病虫害?又应该如何防治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百合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百合斑驳病毒病
症状识别:
百合斑驳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产生斑驳状条纹,后期发展为叶片、花朵卷曲畸形,花朵与球茎的产量降低,花色斑驳,植株矮小。
百合叶片感染百合斑驳病毒
百合花部感染百合斑驳病毒
发病原因:
百合斑驳病可由蚜虫或摩擦接种传播感染百合植株,在百合生产栽培中极为常见。
防治方法:
百合病毒病的防治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有以下措施:①选用抗病毒的品种,如喇叭形百合杂种系和 OT 百合杂种系等;②使用无病毒的健康百合种球进行种植;③发现感染病毒病的植株立刻处理掉,以免传染健康植株;④通过使用防虫网等物理方法以及使用矿物油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防治昆虫,来减少昆虫传播病毒;⑤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杂草,多是毒源植物,控制种植区的杂草,可以有效防止昆虫将病毒从感染病毒的杂草上传播给百合。
百合枯萎病
症状识别:
百合枯萎病发生时,尖孢镰刀菌从百合的根部或种球基盘的伤口侵入,使得百合的肉质根和种球基盘褐化、腐烂,并逐渐向上扩展,鳞片上的病斑呈褐色并凹陷,而后变成黄褐色并逐渐腐烂。后期鳞片从基盘散开而剥落。由感染尖孢镰刀菌百合枯萎病的种球长出的植株明显矮化。受害叶片早期呈现出“阴阳”叶,即叶子的一侧枯黄一侧鲜绿。随着发病严重最后整片叶枯黄,呈牛皮纸样。植株上的叶片由下而上黄化或变紫,有的植株还会表现出某一个朝向的叶片先感病枯黄。茎秆亦自下而上逐渐枯萎,最后整个植株枯萎而死。
百合感染枯萎病叶片早期症状
百合感染枯萎病叶片后期症状
百合感染枯萎病鳞茎盘和基生根的症状
百合感染枯萎病茎部症状
发病原因及规律:
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菌核在百合种球内越冬,或随着病残体在种植百合的土壤或基质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借助土壤、水流或带病种球传播,通过侵染种球基盘、植株伤口或地下茎致病。根茎受伤,或受线虫、地下害虫等危害,或前茬地块带病、连作等易发生此病。种球贮藏期间易发生枯萎病侵染。在气候条件适合时,病原菌便开始活动,引起百合植株发病,而后扩展蔓延,导致大量百合植株枯萎死亡,采收后的百合种球还会继续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宜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种植百合,并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积水。种植前对栽种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小面积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95%敌克松500倍液浇淋20cm深土层进行灭菌;大面积设施栽培可以采用棉隆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量为30~40g。
选择健康无病种球进行种植。种植前对种球进行消毒处理,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将种球浸泡15min,晾干后再种植。
种植时要合理密植。栽培及管理过程中,避免伤及根、茎基部或者叶片,防止病菌由伤口侵入。
浇水和施肥时不要将水、肥溅到叶片上,避免淋浇。适时适量灌溉,避免过湿或积水。大棚栽培的百合要注意棚内通风良好并保持叶片干燥。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
预防期:常用的药剂有多菌灵、百菌清等。
发病期:推荐使用40%异菌·氟啶胺、40%菌核净等。
百合日灼病
症状识别:
百合日灼病为百合叶片、花苞出现被阳光灼伤的现象。在露水或灌溉水未干之际,于阳光强烈照射下造成植物组织的细胞因高温而坏死。主要症状是百合叶片灼伤卷曲畸形,叶面出现烫伤症状;花苞则表现为颜色变浅,花梗灼伤后弯曲变短,向阳面易形成褐化之灼伤痕迹,花苞变小、畸形,严重的不能正常开花。
日灼造成花朵褐化
日灼后花苞畸形
发病原因:
灼伤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阳光照射叶片,致使部分细胞脱水死亡,造成烫伤症状。叶片上有水滴时,经强光照射后也易造成灼伤。强光一般伴随着高温,因此两者往往共同影响百合的生长。
防治方法:
夏季适当遮阴,8—9月种植时,用70%遮光网覆盖1~2层进行遮光。同时控制温室温度,保持在20~25℃,不能超过28℃,温室通过遮阳-湿帘风机系统来降温。避免高温强光下喷水或施肥、打药,注意所喷施药剂、肥料的浓度不能过高。
金针虫类为害百合
发生种类及危害: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甲科昆虫幼虫的统称,多为植食性地下害虫,是危害百合等园艺植物及其他作物地下部分的重要类群。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在我国分布最广,危害较重。两种金针虫主要以幼虫在土层中咬食百合鳞茎、幼芽等,造成百合鳞茎受损,受害严重田块缺苗断垄。
金针虫取食百合鳞茎
发生规律:
两种金针虫均以成虫或幼虫在地下越冬,春秋季是幼虫为害百合的严重期,在土层中咬食鳞茎、嫩芽等。沟金针虫一般需3年多完成1代,越冬深度因地区和虫态而异,多数在15~40cm,最深可达100cm左右。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通常在3月初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成虫出土活动盛期,产卵期从3月下旬到6月上旬,卵期约35天。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期长达 1150天左右,直至第3年8—9 月。幼虫老熟后在15~20cm深的土中化蛹,蛹期12~20 天,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不出土,第4年春才出土交配、产卵,成虫寿命约223天。细胸金针虫2~3年1代,发生特点同沟金针虫。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结合百合收获与播种,春、秋翻地与整地可压低越冬虫源;加强中耕除草可机械杀死部分蛹和初羽化成虫;搞好田间清洁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轻危害,及时浇灌和合理轮作倒茬也可以有较好的效果。
2. 药剂防治
浸泡种球:百合在苗期容易受到金针虫危害,发生严重地块可在播种前使用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药剂浸泡种球,以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危害。
土壤处理:结合伏耕、秋耕将3%辛硫磷颗粒剂5000~8000g(每亩)、15%毒死蜱颗粒剂1000~1500g(每亩)、0.5%氯虫·噻虫胺颗粒剂用少量水稀释拌在750kg过筛细土或油渣、腐熟厩肥里,均匀撒入犁沟,然后打耱。春栽或秋栽百合时,用上述相同药剂和办法,配成毒土,撒入栽种沟内,边施药、边栽种,并及时覆土。
苗期施药:对一、二年生百合,结合中耕、锄草、追肥等田间操作管理,用上述相同的药剂和方法,行间开沟施药。水地百合将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50~500mL(每亩)于生长期灌在近根部,每公顷灌药量2250~3000kg。百合产区临近所种的粮食及其他作物也一律采用药剂拌种,以压低田间虫口密度。
若想养好百合,掌握一些专业的养护技巧和防控知识,让百合远离病虫害,可以看看这本《百合病虫害图鉴与防控手册》。本书对百合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和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讲解,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让权威专家教你轻松识别百合常见病虫害,掌握有效的防控措施,让百合不再被病虫害困扰,开出绚丽的花朵!
内容简介:
百合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姿百态、芳香怡人,是世界著名花卉和中国传统名花,被誉为“球根花卉之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百合病虫害的发生常会导致百合减产和品质降低,从而影响其产量和观赏性,甚至制约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园艺爱好者和生产者对百合病虫害的有效辨识,了解当前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本书系统整理了大量常见的百合病虫害,分别介绍其发病原理、发生规律、识别方法以及防控技术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以帮助广大园艺爱好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养护技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作者简介:
宁国贵,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卉植保)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
何燕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林系副教授,长期围绕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和性状发育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10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