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阳荷的应用价值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植株地下茎种植

云南阳荷的应用价值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张信欢

阳荷( 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 )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为初生花芽形状像火柴故被称为阳荷,别名茗荷、蘘荷、野姜等 。 阳荷植株苞片鲜红或紫红色,分成很多薄片,如笋层层包裹;枝叶极像生姜、来香,叶片互生,植株高 1.5 m 左右。 阳荷喜温暖、阴湿的环境,适应性强,适宜生长在微酸性、肥沃的沙质土壤中,不耐高温与强光照射,高温下易发生病害 。

阳荷是云南特色蔬菜之一,风味独特,是一种山区特色纯天然膳食纤维食品,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纤维素,素有“亚洲人参”的美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阳荷在云南省西畴、禄丰、安宁、昆明、丽江等地区有种植 。 西畴阳荷是文山的一种特色蔬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可以将西畴阳荷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3 个等级 。 西畴也因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阳荷特产之乡”。

阳荷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无公害天然膳食纤维保健食品,较耐阴,依靠地下茎繁殖,病虫害少,一次种植可多年收获,经济效益高。 不仅可作为蔬菜食用,还可作药用,具有活血调经、止咳祛痰、消肿解毒等功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养生,崇尚绿色食品,很多消费者对阳荷情有独钟,阳荷市场销路很好。 但阳荷种植面积较小,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云南气候温暖湿润,适合阳荷生长。 本文对云南阳荷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发展规模化种植和阳荷栽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应用价值

1.1 食用价值

阳荷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其嫩芽、花轴、花苞、地下茎都可以食用。 其中,嫩茎和花苞是主要食用部位,有特殊香气。 阳荷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凉拌或炒食,也可腌食,口味奇特,鲜香可口。 食用阳荷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缬氨酸,含量都较高。 阳荷根茎无毒,可以与肉一起炖食,有助于预防、缓解人体的哮喘现象,对患有慢性咽炎的人群具有重要作用 。阳荷内含锌量丰富,分为有机态锌和蛋白锌;茎和花苞中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铁等,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可用于保健品的开发利用 。

1.2 药用价值

阳荷含有氨基酸、 V A 、 V C 、钙、脂肪、胡萝卜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增强体质,具有清热排毒、调经、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 如果川乌、草乌中毒,可以用阳荷来解毒。 阳荷中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蔬菜品种。其中:黄酮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活性作用;多酚类物质具有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食用阳荷可以预防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阳荷花芽苞所含的粗纤维被人体吸收分解后不产生糖类,可以有效预防、治疗糖尿病,是一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蔬菜 。 陈仕学等 研究发现, 阳荷所含的红色素具有抑制动物油脂氧化的作用。 相关学者对阳荷根茎中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发现阳荷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 。

1.3 观赏价值

阳荷株高 1.5 m 左右,根茎白色,叶子披针形。 阳荷根茎部随时间变化会长成紫红色,长出花苞,形状类似火焰;花苞成熟后犹如奇花绽放,出现紫红色蕾果,开裂时妖艳妩媚、芬芳怡人。 阳荷观赏价值高,可以用于城市园林、花坛的美化装饰及盆栽观赏,野趣横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吸引人们观看,使人赏心悦目 。

1.4 经济价值

阳荷是一种在半野生状态下生长的高效经济植物,一年种植,多年生长,多年收获。 目前,阳荷嫩芽售价可以达到 14~20 元 /kg ,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常见蔬菜品种。 阳荷根茎可以提取芳香油,用于低级皂用香精的生产;阳荷的茎叶经过加工后,可以作为动物所需的营养饲料,增加阳荷的经济附加值。 阳荷根茎的提取物有灭菌作用,可用于消炎类药物的开发研究 。从阳荷中提取的红色素,属于天然食品色素,对人体无害,可用于食品加工,使食品外观更加诱人 。 阳荷营养价值丰富,可加工成罐头、泡菜、保健脯、饮料和膳食纤维类饼干等,产品极具市场价值。

2 无公害栽培技术

2.1 发展间作套种

阳荷通常生长在海拔 800 m 左右的地区, 喜肥沃、疏松、潮湿的环境,能忍耐一定的荫蔽,但是不耐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 规模化种植阳荷,应尽量选土壤疏松肥沃、 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同时与树木或豆科作物间作套种,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而且容易成功 。 此外,也可发展大田栽种、桑园套种等模式。

肥力

2.2 整地施肥

阳荷适宜在沙壤土地块种植。 选择地势好、排水方便的地块,在播种前先翻土,翻土深度 30~40 cm ,种植沟深度 30 cm 左右。 在定植沟中施加磷肥和钾肥,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 若种在山沟地,基肥最好开沟深施;若种在坪地,基肥可以均匀撒施,然后再深翻。 尽量选用农家肥作基肥,也可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3 分蔸繁殖

阳荷的种植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地下茎繁殖。 但是种子繁殖育苗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一般种植都是使用地下茎分割繁殖,也叫分蔸繁殖。 分蔸繁殖发芽率高、苗期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方法是将阳荷的地下茎分成不同的种块,每一块含有 2~3 个芽苞。 按种块大小进行分组播种,使同一田地内阳荷生长情况相近,以利于后期标准化管理。

2.4 播种定植

在沟内施足底肥后, 于播种前 1~2 h 浇透底水,待底水全部下渗后,采取大小行定植阳荷种块。 大行距 60 cm , 小行距与株距均为 30 cm , 栽植密度在49 500 蔸 /hm 2 左右。 将种块排列在定植沟内,用湿土盖住种块,厚度为 5~8 cm 。 阳荷发芽较慢、出苗时间较长,种下后要注意水分管理。 若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芽出土与生长。

2.5 栽后管理

日常管理以施肥、除草和浇水为主,也要适当遮阴和防冻害。施肥主要重施 3 次:在出芽时开始第 1 次追肥并适当培土,以促进芽苞肥大,提高品质与产量;等到叶子长出时,追施 1 次氮肥,促进枝繁叶茂;到抽花时再追施第 3 次肥,提高采收量。 阳荷是肉质茎,不耐涝,如遇上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因积水发生腐烂病 。 如果长时间无雨,也要及时灌水补充水分,防止阳荷干死。 定植第 1 年必须考虑适当遮阴,光照强时可用遮阳网覆盖,以利于作物生长。 冬季枯萎后及时割去干枯茎秆和杂草,覆盖在地表,可以防止阳荷受冻害,来年也可提早采收。

2.6 病虫害防治

阳荷植株本身有特殊的清香气味, 具有驱虫作用,虫害较少,病害也较少,主要是夏季高温时节土壤潮湿、通气不良会引发软腐病和枯萎病。 发病时地下茎腐烂,叶片变黄,植株发生软腐枯萎。 吴金平等 研究发现,阳荷会产生叶枯病,引起叶枯病的致病菌为茎点霉。 播种前,种块用农用链霉素兑水浸种消毒,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和枯萎病。

2.7 采收及贮藏

阳荷一般在夏末秋初采收, 1 年采收 1 次,采收食用的主要部位是花芽、嫩茎。 一般在芽苞出土后开花前进行采收,采收后要浇 1 次水。 采收过早虽品质好但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会变粗、品质变劣。 阳荷连续采收 3~4 年后,地下茎和根容易交错重叠,生长势衰弱,产量也会下降。 这时应适当深翻,挖去部分地下茎及老根,并加入有机肥,以促进新根发育,提高种植效益。

采收后,阳荷可采用松针法、真空法和窖藏法保存。 丁 城等 在传统发酵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和改造,利用多菌种耦合发酵技术保存阳荷,不仅能使阳荷中的红色素更加稳定,同时代谢产物还能够抑制阳荷褐变。 该技术不仅延长了阳荷贮藏期,也提高了阳荷品质。

3 结语

阳荷功效多,营养丰富,一年种植,多年收获,经济高效。 虽有少数农户开展大田规模化种植,但云南阳荷总体上仍呈零星种植,不方便管理,种植面积也较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阳荷营养成分的深入研究, 应用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 。阳荷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易栽易养,经济效益高,宜推广发展大面积规模化种植。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也能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阳荷开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观赏荷花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05期观赏荷花栽培技术,植株生长,斜纹夜蛾,复合肥,斑枯病,有机肥,水分管理,花卉产业作为2003年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荷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特有的“色、香、姿、韵”,既可用于jvzquC41ycv/ewpk0pku1znmcp3TPbP4229179750jznn
1.地方特色教材荷花盆景的栽培技术(2022101410:4511:14)荷花 盆景 栽培技术 植物学特征 繁殖方式jvzquC41f{mcl‚3345=20ls142831:51325WKMJ388;48B>255<93B80ujznn
2.莲瓣兰的栽培技术以及注意事项莲瓣兰的栽培技术:莲瓣兰的栽培养殖用腐叶土栽培莲瓣兰[1]特殊的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孕育了云南品种繁多的野生兰花。据查,全世界兰属植物有50多种,中国分布有20多种,云南的兰属植物各类几乎包括了所有载的国产兰属植物,其中一些各类是云南的特有种,而莲瓣兰为云南的特产珍品。 jvzquC41yy}/jjtjwc4dqv4jwcv1><4484ivvq
3.果树栽培技术心得体会(6篇)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会发射炮弹的凤仙花、拥有小伞兵的蒲公英…… 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奇迹。让我们走进自然,以花草树木为友,与清风明月为伴,去感受它们的美妙与神奇吧! 果树栽培技术心得体会(6篇)4 周六下课后和妈妈往家走的路上,实在是不想听妈妈唠叨。我想说说个笑话开心开心。我于jvzquC41o0xvk€jp0eun1npfgzjj~n175=33B<0jvsm
4.中国园艺文摘2009年05期无公害胡萝卜平畦栽培与起垄栽培对比试验刘光荣;王顺建;纵瑞敬;孙超勤; 秃杉引种栽培技术试验王天森;周佐新;杨建新;周友法;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维护管理研究——以岳阳市为例高德斌; 观赏竹引种与栽培技术陈先顺;李兆宋;毛时才;周瑾; 冷季型草坪的养护与管理技术王志贵;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F/J4/bZY\/812B227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