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中药里的珍贵原料

中药里面有两味天然的药,一个是天然麝香,一个是天然牛黄,这两味药非常珍贵。

天然牛黄、天然麝香不仅产量稀少,且价格十分昂贵。康美中药网显示,目前天然牛黄的价格约为480-550元/克(48-55万元/千克),根据公开报道,天然麝香国家统购价格为 400 元 / 克(40 万元 / 公斤),而市场价格为 500-800 元 / 克(50-80 万元 / 公斤)不等,不同卖家的定价差异巨大。而人工麝香的价格约为50元/克,人工合成的牛黄价格更是低至1元/克。

麝香为雄麝麝香腺的分泌物,是中医药领域的传统名贵药材,也被称为中药材中的软黄金。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麝香(杀麝取香、人工养麝活体取香)和人工麝香两种。天然麝香成分比较复杂,有8种以上的抗炎蛋白,且与人工麝香在标记成分麝香酮上也有结构区别。我国曾是世界上麝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麝资源量曾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麝香产量也曾占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由于麝香对医药业和香水工业的巨大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市场对麝香的需求远远超出麝香产量,国际麝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外麝香价差太大,麝香走私的高额利润刺激滥捕乱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麝的分布范围逐步缩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由于麝资源量的急剧减少,我国于2003年将麝科下所有种类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调升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国总麝数量不到10万头,所以天然麝香严格限定于特效药、关键药等重点成药品种和重点医院有条件使用。

我国于2003年将麝科下所有种类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调升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5年国家全面停止从野外捕猎麝,并对天然麝香实行定点保管制度,明确使用范围,并对含天然麝香成分的产品须统一贴“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后方可进入流通领域。禁止出口天然麝香(含有天然香的中成药除外),天然麝香的使用范围严格限定于特效药、关键药等重点成药品种和重点医院。需要利用天然麝香的医院,须按照规定申请,由省级卫生或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上报卫生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天然麝香实行定点保管制度

对所有天然麝香实行定点保管制度,因中医药需要利用天然麝香原料且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的程序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后,方可启用定点保管的天然麝香或定向销售给有关中药生产企业或定点医院。

2、禁止出口天然麝香,明确天然麝香使用范围

禁止零售天然麝香,禁止出口天然麝香(含有天然麝香的中成药除外),并限定天然麝香使用范围须严格限定于特效药、关键药等重点成药品种和重点医院。需要利用天然麝香原料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或医院需向省级主管部门申请,由国家林业局审批。

3、对含天然麝香成分的产品实行专门登记

国家林业局自2005年起对库存及新生产的天然麝香进行配比供给,每年配500kg左右,并审批使用天然麝香的企业,规定九家企业的九个产品可使用野生/养殖天然麝香。由于林业总局在2016 年又批准了4家公司7个品种可以使用天然麝香,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拉动产品价格持续上升。

这个担心是没必要的,就算你有安宫牛黄丸生产技术,也不能生产最好的安宫牛黄丸。因为原材料天然麝香用不了。至目前,市场仅有五家企业获批使用天然麝香生产安宫牛黄丸,分别为同仁堂、广誉远 、中新药业达仁堂、南京同仁堂以及去年被片仔癀收购的龙晖药业。

不同厂家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原料不同。一般来说,“双天然”的安宫牛黄丸定价会较高,而用了人工原料替代的产品定价会稍低。

安宫牛黄丸的原材料包括牛黄、麝香两种名贵中药材,行业人士所说的“双天然”指的便是用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制作的安宫牛黄丸。

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了几类不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包括: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这是国家给的星辰和大海。

2007年片仔癀在四川、陕西建有养麝基地,目前规模约 15000多头左右,年产麝香约100kg。

同仁堂陕西麝业有限公司是北京同仁堂旗下一家经营林麝养殖、繁育及产品开发、生产、收购及销售的子公司,计划在陕西建立10个大型林麝养殖基地。公司控股60%北京同仁堂陕西麝业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陕西达吉康麝业有限公司。2017年8月,河北省内丘县深山区侯家庄乡白草坪村与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林麝养殖基地项目协议,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

牛黄有分为以下四种: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体内培育牛黄。

1 天然牛黄,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 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 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稀少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的人工牛黄。(50万左右一斤)

2 人工牛黄是一种牛黄代用品,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还不到天然牛黄的 0.5%,在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目前,人工牛黄占据了 98%的市场份额,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 品。但是,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无论在成分、结构还是药效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价格 也相差悬殊。(几百元一斤)

3 体外培育牛黄通过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的生化过程,在体外牛胆汁内培育牛黄获得。经过 1850 多例临床实验表明,“体外培育牛黄”质量上完全达到我国药典要求,其疗效和性能非常 接近甚至超过天然牛黄,且主要药理成分比天然牛黄稳定,是天然牛黄的理想代用品。(15万左右一斤)

4  体内培育牛黄是像养珍珠一样,在牛体内埋植异物,促使结石生长。这种牛黄药效好,但不易 规模化生产。(价格接近天然牛黄)。

综上,人工牛黄疗效差,价格低;体内培育牛黄 性能、疗效接近天然牛黄难以产业化 价格接近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疗效和天然牛黄接近,且能实现产业化生产,价格适中,是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的良好替代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规定,全国 38 个处方中含有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 新药,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全国 38 个必须用到体外培育牛黄的药品涉及生产企业 600 多家。这个就奠定了体外培育牛黄巨大的市场需求。

国家中药一类新药、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国家重点新产品——体外培育牛黄是天然牛黄的优质替代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牛黄资源稀缺的问题,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下发的《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及其改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新药或其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

体外培育牛黄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药用新资源,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市场推广和应用已呈良好态势。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秉承“化珍稀为普及、让牛黄惠泽大众”的神圣使命,坚持以体外培育牛黄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用好牛黄做好药,福泽大众,造福社会。公司诚邀广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中药企业参与体外培育牛黄产业化,最优化地开发和利用中药新资源体外培育牛黄,挖掘和丰富传统中药文化,研发、生产、经营品质优、疗效好、价格廉的新一代牛黄类药品,造福人民,服务社会。

牛黄是备受我国中医界推崇的一味名贵中药,由于其特殊疗效,用途非常广泛。在4500多种中药中,含牛黄成分的就有600多种。据保守估计,天然牛黄市场大约有100亿左右的规模。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为非天然牛黄。由于天然牛黄价格奇贵,一般在10-20万元/公斤,不法商家假冒商品充斥市场。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药品监管成工作重点,可以预见,未来牛黄市场将由于国家策而得到净化。公司较早介入体外培育牛黄项目,近年来公司进行并购以化解竞争,寻求策支持,以及通过合作进行市场推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随着价格和销量的同时上涨以及牛黄市场的规范,公司的体外培育牛黄项目可能获得爆发式增长。由于健民是唯一拥有牛黄的公司,牛黄是稀缺资源那么武汉健民当然是稀缺品种。

北京

同仁堂——1669年

长春堂——1795年

清乾隆年间,孙老道以自制消暑闻药“避瘟散”、“无极丹”为主,乾隆五十五年置了间铺房,挂上了“长春堂”的字号,形成了前店后厂(自制成药,加工药材和饮片),固定经营的方式,结束了游方郎中的生活。

鹤年堂——1405年

1405年诗人、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大家丁鹤年开创了以养生立店的先河。1999年,原国内贸易部授予鹤年堂“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宣布鹤年堂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并颁发了匾额和证书。

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一个企业为“历史悠久第一家”,自民国以来为首次。

白塔寺药店——1872 年

白塔寺药店前身为旧北京的“琪卉堂”“和“大和堂”。由于国家对老字号的重视和扶持,使老药店保持了饮片为主的经营特色。在计划经济时期,药品经常发生短缺某一种成药(或饮片)的情况,而白塔寺药店以饮片齐全闻名北京城,抓草药到白塔寺药店已成为北京人的共识。

上海

雷允上——1704年

1860年自苏州迁至上海并逐步发展壮大,民国期间已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中成药品牌。解放后逐步合并转制为“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继承了上海雷允上传承百年的制药精华和建国以来上海中药制药业的衣钵。

童涵春堂——1783年

童涵春堂国药店二百多年来长盛不衰,跻身于上海国药业四大户之一,童涵春堂创始人童善长不满足于祖业现状,他利用祖传资本,外出跑马头来到上海开设恒泰药行,专做中药材的批发生意。他经常去四川等地贩运药材,自采、自运、自销跻身于上海滩的药材买卖,生意日见兴隆。

蔡同德堂——1882年

蔡同德堂由宁波布商蔡嵋青从汉口迁来上海,是国内开业最早的中华中药老字号商店。商店以道地药材,精制饮片、参茸银耳、丸散膏丹、胶露药酒饮誉海内外,尤素以补膏补酒见长,历史上的虎骨木瓜酒、洞天长春膏中外闻名。

群力——1924年

上海群力草药店是主营草药的中华老字号名特商店,享有“沪上草药第一家”的美誉。七十多年来,群力草药店发挥草药特色优势,攻难克疑为病患者医治癌症和疑难杂症,已连续七届评为黄浦区文明单位、两度评上市商业系统文明单位,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陕西

杜万全堂——清道光年间

经历代易主,至清时为杜氏家族所有,杜氏后人为光国医精粹,益百姓之健康,于公元一九八四年复万全堂之老字号。尔后苒苒千余载,秉承“诚可赚钱,绝不卖假”之祖训。

2000年后,杜氏后人为弘扬国医精粹,振兴老字号,先后投入巨资成立了以省、市中医名家为依托,集医疗、讲座、学术交流于一体的中医医疗机构——杜万全堂国医馆。

藻露堂——1622年

吉林

世一堂——1823年

河南

四知堂——1835年

四知堂痹通药酒被评为“健康中国·十佳疑难病用药品牌”。1994年,全国劳动模范周遂记先生引进先进设备,依照东汉华佗痹症遗方,改进药酒生产工艺,引领四知堂痹通药酒走上现代化生产之路。

李占标——清朝末年

“济世堂李占标膏药”是其曾祖李振声先生于1856年创立,早在清末民初,洛阳“济世堂李占标膏药”就享有“洛阳医药界三大亨”(即平乐正骨术、象庄妇科、济世堂李占标膏药)的盛名。

湖北

马应龙——明万历年间

叶开泰——1637年

1952年,政府对私营药店实行限制,规定不准生产成药,武汉市各中药店集资筹建中联药厂。叶开泰顾虑户多人众难以动作,抢先与陈太乙、陈天保两家同行大户联合,申报成立健民制药厂。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来临,叶开泰无论工商,全部申请交公,全体在职人员,概由国家统一安排。叶璧垣、叶隆侯、叶蓉斋,分别担任厂长经理,叶氏后辈大多安排了工作。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广告节目中出现的武汉健民,其前身就是叶开泰。

恒春茂——1870年

黑龙江

万育堂——18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中药行业实行公私合营,沈阳万育堂总号与其他药店合并,不复独立存在。而齐齐哈尔万育堂公私合营后,隶属于齐齐哈尔药材公司,一直延续至今。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2005年全市“3·15”百家信得过企业(药店)消费者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放心药店。

河北

万宝堂——1876年

保定万宝堂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在百年老店西大街万宝堂药店的基础上组建的,也是保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内有直营店20家,市内还有加盟店10家,各县有加盟店20家。

山西

广誉远——1541年

浙江

胡庆余堂——1874年

胡庆余产品胃复春片为龙头的一大批如庆余救心丸,障翳散,小儿泄泻停颗粒,金果饮咽喉片等高新技术产品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脱颖而出。

叶种德堂——1808年

杭州叶种德堂国药号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为杭州开设最早,规模最大并自制丸散膏丹,经营各省道地药材,声誉远达浙、赣、闽、皖各省的一家国药老字号。与胡庆余堂、万承志堂、张同泰、泰山堂、方回春堂称之为杭城“六大家”。

震元堂——1752年

“震元堂”是全国首批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达标企业、国家药监局GSP认证企业、全国医药连锁百强企业、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企业、省工商企业信用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绍兴市AAA级纳税信誉单位、市区商场综合实力“十强”企业。

张同泰——1805年

张同泰“道地药材文化”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基地,张同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十大金牌老字号,是省市两级医保定点机构。

云南

福林堂——1857年

昆明福林堂药业前身是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的昆明市药材公司。是云南现存历史悠久的药店。1995年荣获“中华老字号”的称号,其店堂建筑本身也是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林堂”取自“杏树成林,福泽后代”之意。

老拨云堂——1728年

昆中药——1381年

安徽

张恒春——1800年

1991年被国内贸易部授牌“中华老字号”,2014年被评为“安徽老字号”,2015年“张恒春中医药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司制定“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一张恒春中医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规划,开设后备干部培训、中药工匠培训、与高校合作办学,培养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

余良卿——1855年

“余良卿”号创始人为余性庭,历代余良卿人秉承“扶贫惜弱,诚信济世”的宗旨,产品畅销于国内外。被誉为安徽“三珍”之一的传统产品“鲫鱼膏药”(现名余良卿膏药)因其独特优良的疗效而有“神仙铁拐李赐药方”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寿春堂——清末民初时期

据说寿春堂的创办者是诸葛孔明的后人。诸葛族人所经营的中药行业曾在明、清至民国期间遍布大江南北,药店字号有“寿春堂”“天一堂”等200多家。

贵州

德昌祥——1900年

公司前身为“德昌祥药号”;1938年,德昌祥药号成立德昌祥制药厂;1967年,德昌祥制药厂公私合营后更名为贵阳中药厂;2000年,贵阳中药厂改制成立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福建

回春药店——1790年

“南有回春,北有同仁”,于1995年被国家内贸部首批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并于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清乾隆五十五年,浙江省仁和县张氏在福州八一七北路开设“浙江回春药局”(今福州回春药店),是福州现存200多年的最古老药店。

江西

黄庆仁栈——1820年

江西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享有“豫章药业第一家”美称,素以“行善积德、以人为本”闻名于外,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再次认定并授予“中华老字号”殊荣,公司历年来还被国家评为“医药商品质量管理全国示范药店”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王万和——1878年

公私合营后店主王仲航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王万和药店主任,后决定重建老铁桥头被日寇拆毁的祖宅,举家迁住祖宅挂牌行医。改革开放后,恢复了“王万和”老字号。王万和中医药疗法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

德仁堂——20世纪初

山东

生生堂——1863年

生生堂药房目前药店主要经营中药、中成药、西药等共2000多个品种,兼营医疗器械,经营品种达3000多个。被国家内贸部认定为烟台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药店,荣获了山东省饮片评比质量第一名,是烟台市“十佳文明窗口”。

树德堂——1700年

邓氏树德堂从事熬胶兼行医,逐渐总结出一整套熬胶的经验,其秘方世代相传,所产阿胶色质俱佳。至咸丰年间邓发主业时,所产阿胶冠众家之首。咸丰帝亲笔题写福字封为贡胶以表彰树德堂阿胶之奇效,从此声名鹊起。

宏济堂——1907年

中国21个重点中药企业之一,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6年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50强中药生产企业,1991年被山东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胶囊、口服液、片剂等11个剂型,118个品种,拥有各类制药设备600多台套。

新疆

凝德堂——1887年

凝德堂药店总号在甘肃省张掖市。1993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如今已发展为今天的集中草药、中成药、西药、保健食品、药妆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尤其是中医药,在一百多年的岁月中一直是边城人民配药抓方、保健养身的首选。

宁夏

协力厚——1843年

宁夏银川协力厚药店创始人李保忠。1989年第四代传人李逢春接承祖业,并恪守祖业的“以义取力、义利共生”的成功经营之道,将百年老店发展成为医药、健康产品的专业营销公司。

1994年12月“协力厚”药店被中国内贸部认定为宁夏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并颁发金牌匾与证书。

湖南

吉春堂——1876年

常德吉春堂药店百余年来,以重视商誉,选料认真,善于经营,敢于创新,驰名城乡。该店早年以朱砂拼庄配好、夹片多,深得顾客信任,创立了远销天津、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名牌朱砂。

劳九芝堂——1650年

辽宁

天益堂——1824年

天益堂在近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现有丸、散、片、胶囊、颗粒剂五个剂型,70多个品种。其中红药片、疏风再造丸、金匮肾气丸、冠心苏合丸、羚羊清肺散等药享誉国内外。

老天祥——1893年

老天祥全名老天祥大药店,是丹东地区久负盛名的百年药店。1893年(清光绪九年)由山东黄县人荆寿山创办于烟台,商号为天祥顺。1915年,山东蓬莱人梁甘庭出资,安东日生堂药店以铺垫房产为股份合伙开设天祥顺分号,商号为天祥福。后改商号为老天祥至今。

江苏

雷允上——1734年

吴门名医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自幼读书习医,清康熙五十四年弃儒从医。清雍正十二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药业。

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

白敬宇——明朝永乐年间

白敬宇的祖先是西域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利用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制药技术以行医卖药为生。销售纲络遍及国内外,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傅统彦品白敬字眼药早在民国初年即获国际巴拿马赛会金奖。

南京白敬宇制药厂下设原料药生产基地、制剂药生产基地、技术开发中心、营销公司及控股南京美光包装印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潘高寿——1890年

潘高寿是国务院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其品牌价值在中国品牌研究院近年公布的“中国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中居全国第28位。

陈李济——1600年

采芝林——清朝嘉庆年末

“采芝林”原是广州市老城区的老字号药店铺号,由南海河清堡黎氏同族四人合股始创。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是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属下的一家大型药品零售企业,拥有30多家零售门店,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中药名店。

太安堂——1567年

天津

达仁堂——1914年

达仁堂具有三百余年“家传秘制”的制药经验和对先进技术的兼收并蓄,从1917年起,达仁堂先后在北京、大连、上海、香港等地开设了18家分号,销售药物1000余种。

天津同仁堂——1644年

隆顺榕——1833年

隆顺榕药庄,创始人卞楚方,以藿香正气水闻名于世。是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卫”字号药庄,成为卫药之创始者。1994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个中药片剂、中国第一个中药酊剂、中国第一个中药静脉注射针剂、中国第一个中药颗粒剂等等,都在隆顺榕诞生。

THE END
0.郭家学:道地药材炮制工艺和中医人才影响中医药发展健康·生活因此,他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能够加大支持对珍稀动植物药的保护力度和科研力度,如果这些珍稀动物解决了驯化、饲料、繁殖、疾病防治等问题,就能对其进行开发性地保护,比如犀牛的养殖、穿山甲的养殖、林麝的养殖,从而实现珍贵稀有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有了好的药材,才能做出好药。郭家学认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其中包括jvzq<84jgcruj7ugqrrf0lto0et0p:4423>03:781e759<>/52:33?<20jznn
1.紧缺中药材种植(前景好的11种中药材)如今中医和中药材正在回归主流,很多人说种中药材不赚钱,其实种那些市场需求大、有前景的中药材,才是赚钱的关键。那么2020年哪些药材比较紧缺呢?一起来看看这11种紧缺中药材你都种过哪些呢? 1、野天麻 野天麻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由于需求量逐年扩大,所以供应量不足导致市场上非常紧缺,所以大家能模拟野生天麻的种植环jvzq<84dckqf0sqf70io1wjyu1;2;@90jvsm
2.品牌中药里的珍贵原料安宫牛黄丸的原材料包括牛黄、麝香两种名贵中药材,行业人士所说的“双天然”指的便是用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制作的安宫牛黄丸。 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了几类不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包括: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健药品。这是国家给的星辰jvzquC41goisgjykxg4fc|yoqpkz0lto1Husv~sg1X5TjjwgaCxuklqgFgzbku4424817:9364=5;<6326<249
3.贵州这些珍贵药材,营养价值堪比人参!天麻是贵州三宝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较高,能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还有抗炎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等有镇痛作用。 天麻可以用来泡酒、煲汤。除了德江天麻之外,大方的天麻也很不错,两地都是天麻高质量产地。 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5>8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