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细中药材,又称为贵细料、细料、名贵药材、贵重药材等。顾名思义,原是指原料来源稀缺、价格昂贵,需要精细化保管的药材。但哪些才算得上贵细中药呢,市场流通中众说纷纭,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区域和不同机构,甚至是各家药企、药店给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那么,现阶段,什么样的中药才能称得上贵细中药呢?小月在对比历史沿革和天地网多年交易数据后,汇总结果如下:
历史沿革,从习惯称谓到法定文件
在中药材商品史上,贵细中药的说法和分类自古有之,且专业化程度很高。到解放后,中药商品规格划分时,继续沿用了传统说法,将多个贵重中药材统称为“贵细料”或“细贵料”。
到1981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卫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文,明确“贵重药材”品种包括:犀角 羚羊角 牛黄 麝香 鹿茸 冬虫夏草 虎骨 豹骨等15个品种。
随后,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的指示》中,将非法倒卖贵重药材,列为投机倒把活动(啊啊,当年为这个名词,多少药商被抓!)。明确“贵重药材”的品种如下: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贝母、鹿茸、虫草、天麻、珍珠、虎骨、豹骨、熊胆、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芋肉、蟾酥、银花、巴戟、阿胶、犀角、广角、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檀香、公丁香、西红花。
时过境迁,贵细料含义和品种已发生极大变化
首先是多个国家保护动植物资源,早已退出中药流通 主要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品种,如一级保护品种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野生);二级保护品种:马鹿茸(野生)、麝香(天然)、熊胆、穿山甲片、甘草(野生)、黄连(野生)、血竭(天然)等。
二是供给量加大,价格下降不适宜列入贵细的品种 这类品种随着供给量的加大,价格下降明显,再列入贵细料意义不大。如杜仲、厚朴、肉桂、山萸肉、金银花、巴戟天、砂仁、丁香,甚至包括乳香和没药。
三是近些年开发的新资源,已经被商家当作贵细对待 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增加,开发了众多效果独特、价值昂贵的药食两用品种或新资源。这些品种,早已在流通中被当作贵细料管控,应纳入贵细料品类。如黑枸杞、金线莲、铁皮石斛等。
四是资源加速枯竭,价格大幅上涨的品种 众多历史上供给平衡的药材, 随着过度开发,目前已出现资源加速枯竭价格上涨,就列入贵细品种。如降香、檀香、水蛭和多种蛇类药材等。
梳理下来,得出最新的贵细品种目录
当前的贵细药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贵,原料稀缺价值高;二是应用广泛,民众接受程度高;三是管理精细,须单独管理或养护。按这个前提,在天地网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小月为大家精心梳理了一份最新的贵细品种目录。
以上贵细药材,合计数量达54种。这些贵细料,单品种交易额巨大(单单一个冬虫夏草,每年就可创造出200亿元以上的原药材产值),在当前国内中药材流通中,地位日益突出;也是众多商家和企业争相占领的市场。像广州清平、普宁等中药材市场,草药交易已大幅萎缩,十不足一,代之为大量的滋补贵细药食两用品种。
未来,随着民众养生保健需求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贵细药材品类也将继续增加,其发挥空间将更为广阔。
近期,车前子市场呈现供需格局优化态势,前期库存经长期消化逐步趋薄,叠加药厂阶段性采购需求释放,市场货源小批量流通明显加快,价格较前期小幅上扬,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个人认为,结合2025年11月最...
白豆蔻这个调味品的惜日黑马,受多人青睐关注,笔者我也接到多个电话,今天把我的看法和数据分享给大家。首先看2021到2025的进口数据:2021全国进口白豆蔻为10712吨。2022全国进口白豆蔻...
茯苓被誉为八珍之一,每年的药用、食用和出口的需求量都很大,在中医药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秋季产新后曾创下历史新高(统丁当时高达40元,中心丁当时更是达到42-...
款冬花作为润肺止咳类核心中药材,近三年行情经历“天价暴涨—断崖下跌”的剧烈波动。一、近年款冬花行情走势还记得在2023年时,款冬花产区死苗现象严重,产能锐减,叠加终端需求激增,价格飙升至300元...
笔者陈杰,磐安一线产地药商,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共话浙贝母。冬天来了,人们都添起了暖衣。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年!在全球经济的低迷下,楼市,药市都非常不景气,冷的比寒冬...
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