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树是乔木,高达10米,树冠开展,枝常具刺;小枝嫩时密被灰白色绒毛,二年生枝条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紫褐色;各芽卵形,先端渐尖,外被灰白色绒毛。
杜梨叶片萎状卵形至长圆卵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粗锐锯齿幼叶上下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绒毛,成长后脱落,老叶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微被绒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2-3厘米,被灰白色绒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两面均被绒毛,早落。
杜梨伞形总状花序,盛开白花有花10-15朵,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厘米;苞片膜质,线形,长5-8毫米,两面均微被绒毛,早落;花直径1.5-2厘米;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急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花瓣宽卵形,长5-8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药紫色,长约花瓣之半;花柱2-3,基部微具毛。
梨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文,成为一种感情的寄托,用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可以用来表达惜春伤春、伤离别、思故乡、思念友人、怀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等情愫,充满了伤感哀怨的情调和展示了其哀感顽艳的文风。
杜梨果实近球形,直径5-10毫米,2-3室,褐色,有淡色斑点,萼片脱落,基部具带绒毛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杜梨树产地江北大部分地区都有。杜梨适生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在中性土及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
杜梨树花语:有着安慰以及浪漫的爱情寓意。
杜梨树也有着较好的药用价值:
枝叶: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腹痛,反胃吐食。
树皮:用于皮肤溃疡。
果实:酸、甘、涩,寫Y下食止痢。用于泄泻,痢疾。
杜梨果实入药,具有润肠通便、消肿止痛、敛肺涩肠及止咳止痢之效;杜梨根、叶入药可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干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等症。
古籍描述:《本草纲目》载“烧食止滑痢":《玉楸药解》载,“味酸,性涩微寒、收肠敛肺,止泻除呕;《救荒本草》载"杜梨叶微苦,嫩叶炸熟,水洗淘净,用油盐调拌即可食用“;《中华本草》记载:棠梨枝叶味酸,甘涩、寒、无毒;能疏肝和胃、缓急止泻。
杜梨可用来治疗皮肤溃疡,因含适量丹宁,故可以用来酿造酒、醋和饮料。杜梨叶片中有较高的根皮苷含量,其降解物根皮酚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等徽生物的活动。同时,根皮苷是一种天然的非糖甜味剂,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作为药用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