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常用中药的代替运用

杭菊花、蔓荆子、桑椹:熄风止头晕痛。

—6—

本品含有橡胶成分,也是工业上所需的原料之一,故用途较广。

—7—

1. 补肾壮阳:补骨脂(辛、苦、温),入肾经。补肾壮阳,与巴戟天效用相同,故可代用。

3. 若须补肾壮阳及强筋骨,则补骨脂与桑寄生可同时并用。

黄芪

—9—

本品主产于河南、河北、陕西等地,以河南近淮河流域地带产量较丰,故商品称“淮枣仁”。

—10—

细辛、附子、干姜、火麻仁、薏苡仁、桂圆、阿胶、鹿角胶、川黄连、当归、延胡索、泽泻、人参、大枣、潞党参、熟地黄。

本品主产于四川的彰明、江油,品质较优。云南的丽江早有引种栽培,近年来昆明地区的安宁县亦有栽种。

本品产于临沧地区,平时不属于常用药品,消耗量不大,故供应未见欠缺。

1 益元气,补肺脾,多与人参、肉桂合用。黄芪味甘性微温,无毒,归脾、肺经。善补脾肺气足,则一身之气皆旺,故《中医大辞典》为其:“大补元气。对于脾肺气虚,元气不足,倦怠乏力,虚馁少气,食少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脉弱者,常以黄芪与人参、配用。参、芪合用,温壮元气之力更宏,肉桂温肾助阳,且善鼓舞气血运行。前人尝谓气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脾补肾。以上三药合用,两顾脾肾兼以保肺,所以对真元不足,阳气偏虚之候甚宜。

7通调血脉,多与川芎、赤芍配伍。张璐曰:“(黄芪)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杨时泰称其“能活血脉”,“治脾胃虚弱,脉弦,血脉不利”,《金贵》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与桂枝相配宣通血痹,即用其通脉的作用。故黄芪为补阳利阴之品,在益气升散的基础上可疏通经脉。其作为“补虚痛痹之专司”,对于气虚运行无力,经脉痹阻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之证可谓针锋相对。临证之时,许老常用至30-90克,同时配合川芎、赤芍等共奏补气活血通脉之效。

3、引火归原 肉桂虽为性热纯阳之品,但许老认为若取本品1.5~3克于补阴剂(如六味地黄汤)中,能引火归原,即引无根之浮火,降而归于命门。究其机理,一方面乃同气相求,另一方面取其温煦肾气之功以“润肾燥”(肾燥乃指肾阴不足,阳气无根,虚火上浮之证)。故《本草汇言》曰:“肉桂……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李时珍也认为:“肉桂下行,益火之源,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

THE END
0.安徽省停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信息汇总表(截至2023年8月31日)全省停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信息汇总表(截至2023年8月31日) 序号企业名称生产地址生产范围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停产类型停产时间 1安徽省天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双凤开发区金福路3号中药饮片(净制、切制)庄武璋2023.4.6王成主动报告2022.12.23 jvzquC41yy}/ezs0eqs/ew4|l1ipp}jpv1814<22;1661ltpvgtuaA>984?9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