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木榧药材名称榧子哪些人不宜食用木榧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不同的地方吃到不同的食物口感和味道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购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挑选好,这样才能让它的口感发挥得更加的好,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鉴别好。

1如何鉴别木榧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  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  雄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花丝短,通常具3花药;雌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种子椭圆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8~2.5厘米,外种皮带紫色。  通过对什么样的鉴别好的了解之后,相信很多人在购买的鉴别时候就多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给家人挑选到更多口感好和新鲜的食物了。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

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

雄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花丝短,通常具3花药;雌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种子椭圆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8~2.5厘米,外种皮带紫色。

通过对什么样的鉴别好的了解之后,相信很多人在购买的鉴别时候就多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给家人挑选到更多口感好和新鲜的食物了。

2哪些人不宜食用木榧

在生活中木榧虽然是常见的食物,但是在平时食用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有争议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木榧呢,这样我们才能搭配好饮食让身体变得健康。  副作用  木榧属于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腹泻或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木榧。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木榧介绍了解后,希望我们自己能够调整饮食,这也是对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另外我们也要多掌握一些食物的做法,这样也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在生活中木榧虽然是常见的食物,但是在平时食用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有争议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木榧呢,这样我们才能搭配好饮食让身体变得健康。

副作用

木榧属于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腹泻或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木榧。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木榧介绍了解后,希望我们自己能够调整饮食,这也是对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另外我们也要多掌握一些食物的做法,这样也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3土香榧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Tǔ Xiānɡ Fěi  【别名】粗榧、血榧、木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  【原形态】  中国粗榧,又名: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雄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花丝短,通常具3花药;雌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椭圆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8~2.5厘米,外种皮带紫色。花期3~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分布长江以南及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三尖杉的种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叶较长,线状披针形,通常微弯,长6~10厘米,先端具长尖头;种子常3~8粒着生于种柄顶端,多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分布长江以南及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食积,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或炒熟食。  【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福建地区用三尖杉带叶小枝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总生物碱40~50毫克)。临床应用以三尖杉碱为定量标准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约2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15~2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左右,如无显著副作用,再给一个疗程。共治14种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瘸、食管贲门癌、胃癌,肺癌等)47例,初步看到9种肿瘤20例显出近期疗效,其中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超过原来直径1/2)5例,以淋巴肉瘤的效果较为突出。据临床观察,用药7~10天后,一般有效病例即可看出效果,对用药2~3周后无效的病例,即使继续应用,效果也不满意。对有效或显效病例,经数疗程后,为防止复发,仍需间歇持续用药.至于远期疗效,则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用药过程中,多数有注射处疼痛,并形成硬结,以及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头晕、恶心、口干、疲乏、无力、睡眠差、烦躁、便秘、食欲减退等反应,极个别还一度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一般在停药6天左右或配合中西医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广州地区用提取的单体粗榧碱结晶,制成注射液,成人每天剂量最小为20毫克,最大280毫克,大部分为100~200毫克。  临用时以生理盐冰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直接静脉缓缓推注或滴注。治疗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瘤、原发性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34例,特效(自觉症状消失,肿瘤基本消失)者1例,显效(标准同前)者5例。给药总量最小1100毫克,最大8620毫克,大多为3000~4000毫克。一般用药至1000~2000毫克开始见效,总剂量以4000~5000毫克为宜。用药过程中,全部病例未见血象变化、肝肾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只1例在一次用药过程中(总量已达2600毫克以上)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腰腹痛、口唇发绀、四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有紫斑,经对症处理后约1小时,症状消失。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Tǔ Xiānɡ Fěi

【别名】粗榧、血榧、木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原形态】

中国粗榧,又名: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雄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花丝短,通常具3花药;雌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椭圆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8~2.5厘米,外种皮带紫色。花期3~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分布长江以南及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三尖杉的种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叶较长,线状披针形,通常微弯,长6~10厘米,先端具长尖头;种子常3~8粒着生于种柄顶端,多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分布长江以南及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食积,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或炒熟食。

【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福建地区用三尖杉带叶小枝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总生物碱40~50毫克)。临床应用以三尖杉碱为定量标准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约2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15~2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左右,如无显著副作用,再给一个疗程。共治14种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瘸、食管贲门癌、胃癌,肺癌等)47例,初步看到9种肿瘤20例显出近期疗效,其中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超过原来直径1/2)5例,以淋巴肉瘤的效果较为突出。据临床观察,用药7~10天后,一般有效病例即可看出效果,对用药2~3周后无效的病例,即使继续应用,效果也不满意。对有效或显效病例,经数疗程后,为防止复发,仍需间歇持续用药.至于远期疗效,则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用药过程中,多数有注射处疼痛,并形成硬结,以及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头晕、恶心、口干、疲乏、无力、睡眠差、烦躁、便秘、食欲减退等反应,极个别还一度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一般在停药6天左右或配合中西医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广州地区用提取的单体粗榧碱结晶,制成注射液,成人每天剂量最小为20毫克,最大280毫克,大部分为100~200毫克。

临用时以生理盐冰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直接静脉缓缓推注或滴注。治疗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瘤、原发性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34例,特效(自觉症状消失,肿瘤基本消失)者1例,显效(标准同前)者5例。给药总量最小1100毫克,最大8620毫克,大多为3000~4000毫克。一般用药至1000~2000毫克开始见效,总剂量以4000~5000毫克为宜。用药过程中,全部病例未见血象变化、肝肾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只1例在一次用药过程中(总量已达2600毫克以上)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腰腹痛、口唇发绀、四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有紫斑,经对症处理后约1小时,症状消失。

4木榧子与香榧子的区别

有的时候就算是两个一样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呀可能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差异的,哪怕是很微小的,所以嘛也就是说其实很多时候或许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那我们来看看,木榧子与香榧子的区别,香榧子和木榧子同是红豆杉科,榧属植物,四季常绿乔木,主要生产在长江以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市,那么,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香榧子:榧子,又称香榧子、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极子等,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种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很能诱人食欲。  木榧子呈长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全体有纵皱纹,深浅不等。一端钝圆,有一钝圆形疤痕,色较深,中央有一凸起种脐,另端稍尖。壳质硬脆。种仁抽皱而坚实,外色黑灰或灰棕,不易剥离。断面无裂隙,黄白色,富油性。味甘、微涩。以干燥,粒大,饱满,不破碎者为佳。  树形区别有木榧树有一个主杆向上,为实生树,其叶淡绿色;香榧树是榧树的变种,或是无主杆的嫁接树,其叶深绿色。果子形态区别:木榧子个大呈卵形,近球形,壳厚;香榧子为细长卵形,两头尖,壳簿,俗称细榧。食用区别有香榧子脂肪酸含量高于木榧,淀粉含量低于木榧,口感酥脆、可口,其中尤以形似黄蜂之肚的“蜂儿榧”品质最佳,称为干果之王;而木榧则硬,口感不好,现在大家清楚了吗?

有的时候就算是两个一样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呀可能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差异的,哪怕是很微小的,所以嘛也就是说其实很多时候或许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那我们来看看,木榧子与香榧子的区别,香榧子和木榧子同是红豆杉科,榧属植物,四季常绿乔木,主要生产在长江以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市,那么,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香榧子:榧子,又称香榧子、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极子等,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种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很能诱人食欲。

木榧子呈长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全体有纵皱纹,深浅不等。一端钝圆,有一钝圆形疤痕,色较深,中央有一凸起种脐,另端稍尖。壳质硬脆。种仁抽皱而坚实,外色黑灰或灰棕,不易剥离。断面无裂隙,黄白色,富油性。味甘、微涩。以干燥,粒大,饱满,不破碎者为佳。

树形区别有木榧树有一个主杆向上,为实生树,其叶淡绿色;香榧树是榧树的变种,或是无主杆的嫁接树,其叶深绿色。果子形态区别:木榧子个大呈卵形,近球形,壳厚;香榧子为细长卵形,两头尖,壳簿,俗称细榧。食用区别有香榧子脂肪酸含量高于木榧,淀粉含量低于木榧,口感酥脆、可口,其中尤以形似黄蜂之肚的“蜂儿榧”品质最佳,称为干果之王;而木榧则硬,口感不好,现在大家清楚了吗?

5药材名称榧子

《中药大辞典》:榧子

药材名称榧子

拼音Fěi Zǐ

别名彼子(柀子)(《本经》),榧实(《别录》),罴子(陶弘景),玉山果(《东坡诗集》),赤果、玉榧(《日用本草》)。

出处《唐本草》

原形态榧(《别录》),又名:野杉(《纲目》),香榧、木榧。

常绿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开张,小枝无毛。叶呈假二列状排列,线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2~3毫米,愈向上部愈狭,先端突刺尖,基部几成圆形,全缘,质坚硬,上面暗黄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肋显明,在其两侧各有一条凹下黄白色的气孔带。花单性,通常雌雄异株;雄花序椭圆形至矩圆形,具总花梗,雄蕊排成4~8轮,花药4室;雌花无梗,成对生,只1花发育,基部具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1,直生。种子核果状、矩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3厘米,先端有小短尖,红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胚乳内缩或微内缩。花期4月。种子成熟期为次年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长2~4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有一椭圆形的疤痕,色较淡,在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突起,另一端稍尖,外壳质硬脆,破开后内面红棕色,有麻纹。种仁卵圆形,皱而坚实,表面有灰棕色皱缩的薄膜,仁黄白色,有油性。气微香,味微甜。以个大、壳薄、种仁黄白色、不泛油、不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又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

药理作用榧子浸膏在试管内对猪蛔、蚯蚓无作用,有谓能驱除猫绦虫。日本产榧子含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用以堕胎。

炮制榧子:拣净杂质,或去壳取仁,用时捣碎。炒榧子:将净仁微炒至外表褐黑,内仁黄黑,发出焦香味为度。或用砂拌炒至热透,内呈黄色,外具焦斑,取出,筛去砂,放冷。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有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平涩,无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新编》:"入胃、脾、大肠经,又入肺。"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①《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②《别录》:"主五痔。"

③陶弘景:"疗寸白。"

④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⑤《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⑥《生主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⑦《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⑧《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⑨《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①苏拭《物类相感志》:"榧子壳反绿豆。"

②《本草衍义》:"(食之)过多则滑肠。"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火,热嗽非宜。"

复方①治寸白虫: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

②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救急方》)

③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卒吐血出: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圣济总录》)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②《本草新编》:"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人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入共享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临床应用①治疗钩虫病

每日吃炒榧子3~5两,直至确证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曾治5例(其中3例兼有鞭虫),皆经1月左右痊愈。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本品如配合使君子肉、蒜瓣煎服,则疗效更佳。

②治疗丝虫病

取榧子肉5两,头发灰(血余灰)1两,研末混合调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以4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20例,第一疗程后微丝蚴转阴4例,第二疗程后转阴9例,其余大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程中除1例服药后有轻度头晕外,其他皆无不良反应。初步认为本品对杀灭微丝蚴有一定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榧子

药材名称榧子

拼音Fěi Zǐ

别名彼子、榧实、柀子、玉山果、赤果、玉榧、、香榧、野杉子

出处出自1.陶弘景:榧实,今出东阳诸郡,其子乃言疗寸白,不复有馀用。

2.《唐本草》:榧实,此物是虫部中彼子也。《尔雅》云: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叶似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器用者。

3.《开宝本草》:彼子与此(榧实)殊类,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无用。

4.《本草衍义》: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过多则滑肠。

5.汪颖

采收和储藏:10-11月间种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m,胸径55cm,树皮淡灰黄色、深灰色或灰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一年生小枝绿色,二至三年生小枝黄绿色、淡褐色或暗绿黄色,稀淡褐色。叶条形,通常直,长1.1-2.5cm,宽2.5-4cm,先端凸尖或具刺状短尖头,基部圆,上面光绿色,中脉不明显,有2条稍明显的纵槽,下面淡绿色,气孔带与中脉带近等宽,绿色边带与孔带等宽或稍宽。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基部各有2对交叉对生的苞片及外侧的一小苞片,胚珠直立,单生于假种皮上。种子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4.5cm,径1.5-2.5cm,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有白粉,先端有小凸尖头,胚乳微皱。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温暖湿润的黄壤、红壤及黄褐壤土,混生于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

栽培生物学特性 榧适宜生长在凉爽多雾、潮湿的环境,幼时耐荫蔽,开花结果期则需充足光照。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壤土栽培为好,干旱瘠薄的地方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根均可繁殖。种子繁殖:秋播或春季2-3月上旬播种。条播,沟宽10cm,深1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后盖章,每1hm播种最1500kg。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反搭棚遮荫。第2年春季,按行距35cm,株距15cm移植。移植后浇水数日,以保成活。扦插繁殖:剪取硬枝,在畦上每隔25cm开沟一条,将插条靠沟一边排列,覆土压实,露出地面1/3,次年早春定植。压条繁殖:春季选近根新枝,弯曲至近地面,切伤部分外皮,用土堆埋节伤部分,浇水次年早春先将连接老树一端节断,秋天移栽定植。分根繁殖:早春将丛生的新株分开定植,经常浇水,直至成活。

田间管理 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定植5年后须进行嫁接及整枝、修剪。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天牛为害。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4cm,直径1.5-2.5cm。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具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微,味微甜涩。炒熟后具香气。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为10余列石细胞,外方1-2列呈栅状排列,细胸类长方形,长椭圆形,长100-200μm,宽约35μm,壁厚15-20μm,胞腔狭缝状;向内则细胞渐呈等径性,直径40-110μm,壁厚约15μm,胞腔较大,壁孔明显;内外石细胞均可见清晰的孔沟和层纹。外胚乳与内种皮完全分离,为数列棕色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念珠状的细胞壁,外方不整齐,常破裂而呈圆腔状;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厚,富油滴,并含少量淀粒。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未5g,以氯仿10ml回流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供点样用。同时以亚油酸氯仿液为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H-1%CMC薄板上,用苯-乙酸乙酯(8:2)展开,喷以0.1%α-亚硝基-β-萘酚浓硫酸试剂后,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化学成分种子含54.3%的脂肪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

药理作用1. 驱虫作用 榧子浸膏在试管内对猪蛔、蚯蚓无作用,有谓能驱除猫绦虫。种子油有驱钩虫的作用。

2.

炮制1.榧子:拣净杂质,或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炒榧子:将净仁微炒至外表褐黑,内仁黄黑,发出焦香味为度。或用砂拌炒至熟透,内呈黄色,外具焦斑,取出,筛去砂,放冷。

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大肠;胃;肺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0g;连壳生用,打碎人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

注意脾虚泄泻及肠滑大便不实者慎服。

复方①治寸白虫: 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②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 (《救急方》)③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 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 (《现代实用中药》)④治卒吐血出: 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 (《圣济总录》)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2.《本草新编》;按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享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3.《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4.《别录》:主五痔。

5.陶弘景:疗寸白。

6.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7.《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8.《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9.《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10.《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11.《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临床应用1.治疗钩虫病:每日吃炒榧子3-5两,直至确证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曾治5例(其中3例兼有鞭虫),皆经1月左右痊愈。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本品如配合使君子肉、蒜瓣煎服,则疗效更佳。

2.治疗丝虫病:取榧子肉5两,头发灰(血余灰) 1两,研末混合调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以4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20例,第一疗程后微丝蚴转阴4例,第二疗程后转阴9例,其余大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程中除 1例服药后有轻度头晕外,其他皆无不良反应。初步认为本品对杀灭微丝蚴有一定作用。

THE END
0.哪些高原药材具有调节「血脂」作用西安雁塔甘露医院藏医认为,沙棘具有清热止咳,活血散瘀,健脾消食及补肺的功效;主要应用于瘀血经闭、跌扑瘀肿、咳嗽痰多、肺痨、消化不良、胃溃疡以及脾虚食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研究表面,沙棘中含有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油脂类、氨基酸、甾醇、维生素、蛋白质jvzq<84yyy4hcwqw{kvcw3eqo5ypl133;50qyon
1.除了银杏水杉还有哪些植物被称为活化石?银杉雌雄同株[8u58药材网www.8u58.com],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4、水松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该属仅此1种,是世界孑遗植物,中国特有树种。水松属在第三纪不仅种类多而且广布于北半球,到第四纪冰期以后,欧洲、北美、东亚及jvzquC41yy}/:~::0eun1€jpfc5ehBg72h?c8<5d9hj/j}rn
2.山楂主要有哪些种类?为落叶乔木,高达10m。叶片卵圆披针形或长椭圆披针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先端极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稀疏不整齐圆钝重锯齿,不分裂,或在徒长枝上少数叶有不规则的3~5裂。果实扁圆球形,直径1.5~2cm,最大可达4cm,黄色或带红晕,有稀疏褐色斑点,萼片宿存。种核5枚,里面两侧平滑,无凹痕。花期3~5月,果实成熟期8~10月。果味酸甜, jvzquC41yy}/:~::0eun1€jpfc564@:4:c9g;
3.安息香有哪些药用价值?安息香是什么样的花类? 名称:安息香类别:开窍药拼音:拉丁:s别名:拙贝罗香药用部位:干燥树脂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乔木或灌木,落叶或jvzquC41o0>v7A3eqo5xgwic1c>:9>=25hi19
4.丽水有了实景版《本草纲目》跟着记者来打卡神奇植物这样一座大型植物园为何落户丽水?为何圈粉无数?里面生长着哪些神奇的药用植物?近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一座收录名贵道地药材的“宝库” “丽水被誉为浙西南的天然药园,目前已发现药用植物1813种,占全省1850种的98%,其中药材品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的种类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莼菜等7种。华东药用jvzquC41|ltfy|3|lqr/exr0ep5{lwjyu1rtpn|u146339;1v46339;2;a838==4;3efz}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