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木,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对胆木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中药名:胆木
科属:茜草科乌檀属
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细叶黄棵木、黄羊木、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等
分布区域:主要产于广东、广西,也见于海南、湖南等地
二、药用价值
1. 性味归经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归肺、大肠、胆、膀胱经(也有说法认为归肺、大肠经)
2. 功效主治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病症:
内服: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等
外用: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烧伤感染,疖肿,湿疹等
3.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胆木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其他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
消炎作用:胆木中的黄酮等成分具有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病毒蛋白质合成
解热作用:胆木制剂如胆木注射液等具有解热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四、使用禁忌
孕妇、儿童慎用
不可过量使用
五、其他信息
形态特征:乌檀为乔木,高可达4-12米,小枝纤细而光滑。叶对生,纸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头状花序顶生,单生,圆球形。花期8-9月,果实呈球形,肉质。
生长环境:胆木多生于高山近顶或半腰荫蔽潮湿地带的杂木林中
资源保护:由于胆木分布狭窄,种群数量少,其原树一直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物种之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