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雨林探索
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总是凡人无法想象的,每一种生命降临于人世间都有它奇妙而合理的生存法则。今天将带着大家走到热带雨林的深处,感受神奇的板根现象。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什么是板根?
板根,亦称 “板状根” “支柱基板根”,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执行上述的功能,根系总是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并与附近的植物展开了空间与资源的激烈竞争。
板根是乔木的侧根外向异常的次生生长所形成(其实就是侧根的变态),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结构,树干与沿地面走向的侧根之间构成一个至数个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状根,有时可高达3~4米。通常辐射生出,以3—5条为多,并以最为负重的一侧发达,在土壤浅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区别于其他的根,板根是一部分裸露在外的,而且成板块状,似火箭的尾翼。
#板根有什么作用?
①支柱
在热带雨林,一些巨型乔木身躯高大而粗壮,树冠也非常宽大,且常常受到藤蔓植物的缠绕十分沉重。又因为土壤水分充足难以呼吸,根系无法深入土壤。再加上狂风暴雨的“摧残”,不倒才奇怪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聪明的他们采取了地面空间发展的策略——他们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由侧根外向次生生长,成辐射状延伸出数道翼状板根,支撑树木庞大的身体,成功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难题。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四树木”最为典型
它的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
②抢夺营养与生存空间
热带雨林丰沛的雨水带来了强烈的淋溶作用,雨水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因此,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层,十分贫瘠。雨季的雨林含水量接近饱和,空气匮乏不利于根系呼吸。所以要是想生存下来,地面空间是必须“争夺”下来的领地。越靠近地面,越肥沃的表土,植物的竞争就越是激烈;越是贫瘠且空气稀少的土壤深层,植物的竞争越不激烈。
↑ 江门新会,一株三百多年的细叶榕撑起一座鸟的天堂
③保证根系呼吸
由于热带雨林处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长的雨季总是处于饱和或近于饱和的状况,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它们很难深入到空气缺乏的深土层中。所以大块的板根帮助植物根系进行呼吸,让植物在多雨的潮湿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
↑ 华南植物园的落羽杉林
曾以“龙洞琪林”被列入“羊城八景”之一
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
一片温带景象,宛如一幅变幻的风景图
④防火防盗防人类
某种程度上,热带雨林巨型板根防范了动物入侵和人类砍伐。由于过于高大和粗壮,不少板根大乔木因此幸免于人类刀砍斧劈的劫难。
但即便如此高大,仍然有很多板根被人类无情砍伐,仍然有很多雨林被一把火烧成耕地。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总有东西是我们不可触碰的底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 砍下这么大块板根怕不是要累死
↑ 摄影师12年航拍观察亚马逊热带雨林遭砍伐惨象
地理试题中的板状根
板状根是一种生长在地面以上、能吸收气体的气生根,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下图为某游客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种高大乔木根部照片,这里有我国发育最繁茂、板状根最典型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游客拍摄图示照片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云南 B.山东 C.黑龙江 D.新疆
2.照片中的板状根广泛出现在当地高大乔木的根部,说明当地
①降水均匀②土层浅薄③土壤湿润④大气干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1.A 2.C
1.A根据材料板状根生长在地面以上,能吸收气体,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说明由板状根分布的地区,气候湿热,树木生长速度快。山东和黑龙江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冬季寒冷,树木生长慢,树木根系在土壤里面,不易形成板状根,故BC错误;新疆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故D错误;云南气候湿热,部分地区为雨林气候,分布有雨林植被,植被生长快,易形成板状根,故A正确。
2.C板状根的“支撑”作用说明当地土层浅薄,不利于根系向下发育,板状根可支撑高大树冠;板状根可“吸收气体”说明当地降水量大,土壤湿润,透气性差,不利于根系呼吸,故②③正确,④错,板状根分布广泛说明降水多,不一定是降水均匀,①错,所以该题选C。
板根亦称“板状根”(下图),是常年高温多雨环境下某类木本植物特有的板状不定根,也可看成是一种气生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据此完成 3一5题。
3.具有板根的植被类型分布最广泛的国家是
A.英国 B.澳大利亚 C.巴西 D.俄罗斯
4.该地区板根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支撑作用 B.吸收深层地下水
C.向下输送养料和水分 D.光合作用
5.根所在的局部空间
A.光照强烈 B.风力强劲 C.土壤干燥 D.空气潮湿
【参考答案】 3.C 4.A 5.D
【解析】
3.根据材料可知,带有板根的木本植物生长环境为常年高温多雨,故带有板根的木本植物属于热带雨林,结合选项可知巴西热带雨林分布最广泛,C正确。
4.热带雨林地区雨量充沛,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状态,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再加上热带雨林的乔木长得非常高大,需要发达的根系支撑树干,而裸露在外的向四周发散生长的板根满足热带雨林树木生长的需求,A正确。
5.板根所在的局部空间位于热带雨林底层,阳光难以到达,光照弱,林间风力小,蒸发弱,土壤和空气潮湿,故选D。
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图7)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境内,与一般峡谷地貌不同,“V”形谷特征并不突出,峡谷两岸山壁几乎成90°陡崖。它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而著名。7000万年前,湍急的马岭河与地下暗河合力把地表撕开一条裂缝带,有人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
材料二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中乔木高大挺拔,人们形象地称为“望天树”。板状根(图8)是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为适应潮湿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物种竞争而演化出来的支柱根和呼吸根。一些巨树的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数十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解释马岭河大峡谷的形成过程。(8分)
(2)生物为了适应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获得生存的机会,总是会进化出一些特殊的“本领”。这就是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板状根是如何体现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8分)
答案:
(1)(8分)贵州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2分)地质历史时期,马岭河河谷下方由于流水溶蚀形成暗河,(2分)马岭河不断的下切,切穿暗河顶部溶岩,(2分)暗河顶部坍塌,(2分)变成了今天的“天沟地缝”。
(2)(8分)热带雨林生物繁多,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乔木高大,板状根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倒覆;(2分)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沛,土壤过湿,土壤中空气少,裸露地表的板状根能更多的与空气接触,利于呼吸作用;(2分)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板状根延伸范围广,一方面利于从更大范围吸取养分,(2分)另一方面,可以抢夺其它物种的养分,避免其它物种竞争。(2分)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一、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宏观策略: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_优势_区位因素和_限制性_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基本方法:
(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
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农业生产特色:
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优势因素或制约因素:
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水源也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某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1.大范围地区区位分析原则: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及水文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_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_
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湖泊或水库;
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
苹果——_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a.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发展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家禽等)。
b.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单位面积产值由近到远的农业类型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棉粮等。
c.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布局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农业类型。
d.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市及交通便利的地方,应发展花卉业、乳牛业等。
三、真题链接
(2013·海南·高考真题)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1.A 2.B
【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花椒的生长习性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光照时间短;而武都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位于夏季风迎风坡为增加降水量,不符合花椒的习性,所以选A项。
2.根据题干信息提示,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选B项。
(2013·全国·高考真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题。
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3.C 4.D
【分析】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C正确;根据题干的提示“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销往全国各地”,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故选C。
4.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D正确。故选D。
(2008·全国·高考真题)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小题。
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答案】5.B 6.A
【分析】5.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当地1月均温为3℃”,可以判定该地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太湖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1月均温低于0℃,珠江三角洲的1月均温在10℃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种植油菜,所以选B。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6.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7.(2016·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原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详解】(1)农业生长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和光照等,结合材料提示,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量大,光照条件也好。
(2)根据材料提示“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温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知地势较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且不易受洪涝灾害危险,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
(3)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主要从原料、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分析。
(4)问题①,主要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