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底,中药材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价格底部态势明确,供强需弱格局未改。2026 年上半年大概率延续低迷,但优质优价、政策扶持、资源稀缺品种将走出独立行情,行业参与者需聚焦质量与需求刚性布局。
一、2025 年底中药材市场行情分析
(一)总体走势:价格持续下行,底部未现
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2025 年 384 个常用大宗品种总产量约 580 万吨,市场需求仅 500 万吨,整体过剩率达 16%,供需失衡主导价格下行。
库存与产新双重压力
下半年当归、黄芪、党参等根茎类药材进入产新高峰,新增供应叠加前期高库存,进一步压制价格回升空间。
政策因素持续压制
中成药集采常态化:中标价平均下降 30%-50%,倒逼企业压缩原料采购成本;
饮片联盟集采扩围:第二轮全国中药饮片集采覆盖面扩大,强化 “降价增效” 导向;
追溯体系强化:无溯源资质药材被迫清仓,短期冲击市场价格。
(二)价格暴跌典型品种
(三)部分品种逆势上涨
供需缺口驱动:人参(优质货源紧缺 + 产地减产,同比上涨 30%)、枸杞(同比上涨 15%);
多重利好支撑:远志、五味子、三七受资源稀缺、需求刚性或政策利好影响,价格涨幅在50%-160% 之间。
二、2026 年中药材价格预测
(一)整体判断:底部震荡,结构性分化加剧
主流品种仍承压:当归、黄芪、党参、重楼等 “产大于求” 格局短期难改,2026 年上半年或继续探底;
优质优价机制强化:GAP 规范与追溯体系全面落地,高品质药材将脱颖而出,价格有望逆势上涨;
政策驱动品种具潜力:远志、牛黄、雪莲等因药食同源、资源稀缺或政策扶持,具备涨价空间。
(二)重点品种 2026 年价格预测
三、建议与风险提示
✅核心建议
采购方:逢低分批备货,重点布局优质溯源品种(如远志、人参、枸杞),规避低等级滞销品种;
种植户:避免盲目扩种,转向规范化、GAP 认证种植,聚焦高附加值品种,提升药材等级;
投资者:紧扣政策导向 + 资源稀缺性主线,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品种,远离前期爆炒的小众药材。
⚠️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集采扩围、质量标准提升可能进一步压低低等级药材价格,加剧市场分化;
气候影响风险: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部分品种减产,引发短期价格波动;
需求复苏风险:若饮片、中成药终端需求未明显回暖,市场整体信心恢复缓慢,行情难现全面反转。
总结
2025 年底中药材市场深陷 “量价齐跌” 的底部区间,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控成为核心影响因素。2026 年市场将呈现 “整体低迷、局部亮眼” 的格局,优质优价、政策扶持、资源稀缺三大主线将主导结构性机会。
建议行业参与者理性看待 “抄底” 机会,摒弃规模扩张思维,转向质量提升与需求适配,方能在行业调整周期中积累竞争优势,把握下一轮周期复苏机遇。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first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second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third s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