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文币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2、5 4.3 植物材料及物资质量.6 5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7 5.1 绿化种植.7 5.2 园林景观构筑物及其他造景.17 5.3 园林铺地.22 5.4 园林给排水.32 5.5 园林用电.40 6 其他非植物造景质量要求.40 6.1 一般规定.41 6.2 园林汀步.41 6.3 木栈道.41 6.4 廊架.41 6.5 旱喷泉.41 6.6 园林驳岸.42 6.7 园林叠水.42 6.8 园林景观桥.42 7 验收.43 7.1 一般规定.43 7.2 抽样方案.43 7.3 质量验收和验收程序.43 附录 A(规范性)园林绿化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46 附录 B(资料性)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48 附录 C(资料性)绿化用地处理记录.49 附录 D(资料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0 附录 E(资料性)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1 附录 F(资料性)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2 附录 G(资料性)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53 附录 H(资料性)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54 参考文献.60 DB11/T 21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2122017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与DB11/T 212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

4、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土壤本底调查、特型苗木、地径、廊架、花坛骨架 5 条术语(见第 3 章),删除了正常种植季节、微地形、花架、架空绿地 4 条术语(见 2017 年版的第 3 章),修改了园林绿化工程、整理绿化用地、大规格苗木、胸径、种植土、排蓄水层、园林景观构筑物、木栈道、旱喷泉、园林驳岸、园林叠水、主控项目 12 条术语的定义(见第 3 章,2017 年版的第 3 章);b)修改了施工前准备、植物材料及物资进场、植物材料及物资质量 3 项基本规定的相关内容(见第 4 章,2017 年版的第 4 章);c)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中按各分项工程所属的分部工程增加了绿化

5、种植、园林景观构筑物及其他造景、园林铺地、园林给排水、园林用电 5 个标题条,并在对应标题条下明确了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见第 5 章);d)修改了“园林汀步”“木栈道”质量要求(见第 6 章,2017 年版的第 6 章),增加了“廊架”质量要求(见第 6 章),删除了“花架”“架空绿地”质量要求(见 2017 年版的第 6 章);e)修改了“验收”的相关规定(见第 7 章,2017 年版的第 7 章)。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威、丁洪兴、向星政、王

6、宋涛、白涛、史佳伟、王晓玮、倪志伟、孙帅、郑丽萍、蒲建军、董兆磊、季云、张军、史京平、曾妍锋、雷鸣、邵磊、赵君、赵亮、高宇飞、王晓燕、李亚齐、任爱国、单军、魏雅芬。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2122003;DB11/T 2122009;DB11/T 2122017;本次为第三次修订。DB11/T 2122024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总体要求、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其他非植物造景质量要求,以及验收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7、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499(所有部分)钢筋混凝土用钢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8742(所有部分)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8、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60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GB 55005 木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7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GB 55030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CJJ

9、/T 218 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159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DB11/T 211 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 木本苗 DB11/T 213 城镇绿地养护技术规范 DB11/T 2122024 2 DB11/T 672 城镇绿地再生水灌溉技术规范 DB11/T 686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 DB11/T 748 大规格苗木移植技术规程 DB11/T 839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DB11/T 864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 DB11/T 1343 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程 DB11/T 1435

10、 园林给排水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园林绿化工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通过地形水系营造、植物栽植养护、园路与场地铺设、建(构)筑物和设施建造安装等,实现城市绿地功能,形成工程实体的建设活动。3.2 土壤本底调查 soil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对特定区域内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进行系统的调查。3.3 特型苗木 special type seedlings 异于常规姿态并具有强化景观效果的特殊苗木。3.4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 planting soil for l

14、廊架 scenic pergola 可攀爬植物,供游人休憩的构筑物。3.16 旱喷泉 dry fountain 将喷泉设备设置在装饰盖板以下,停止喷水时不影响集散和休憩功能的喷泉。3.17 园林驳岸 revetment in the garden 建在园林水体和陆地之间,具有结构稳定性和艺术观赏性的构筑物。3.18 园林叠水 cascade in the garden 结合园林构筑物设置的自然或规则的流水景观。3.19 园林景观桥 landscape bridge in the garden 在园林绿地中供游人通过,活荷载限定为3.5 kN/m2以下,以满足景观功能为主需求而设置的步行桥。3.

15、20 验收 acceptance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3.21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DB11/T 2122024 4 3.22 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3.23 见证取样检测 evidential testing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

16、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检测。3.24 交接检验 handing over inspection 经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共同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3.25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园林绿化工程中对安全、成活、美观、环境保护、公众利益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3.26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3.27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园林绿化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3.

17、28 抽样方案 sampling scheme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3.29 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4 总体要求 4.1 施工前准备 4.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合同约定,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并符合下列要求:施工单位及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施工单位应建立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配备满足施工和检测需要的设备和工具。4.1.2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熟悉工程合同、图纸及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标准,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参加设计交底、图

18、纸会审,形成相关记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符合下列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图中出现的偏差、疑问,应提出书面建议,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照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认后实施;施工单位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在工程开工前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DB11/T 2122024 5 4.1.3 工程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依据附录 A 制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实施。施工现场情况与附录 A 不相符时,应按实际情况根据相关专业验收标准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定。4.1.4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组

19、织技术人员进行控制桩点交接并核实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红线范围、地上地下障碍物及管网情况(含水源、电源条件)、土壤本底调查成果(含拟种植区域的原状土及客土)等资料,并了解现场及周边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相关情况。4.1.5 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按照园林绿化工程总平面图或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高程控制点及坐标控制点,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其复测成果应经监理单位查验合格,并应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校核;对原高程控制点及控制坐标应设保护措施。4.2 植物材料及物资进场 4.2.1 园林绿化工程中所用植物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的应符合 DB11/T

20、 211 要求,特型苗木应进行照片封样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认。4.2.2 采用的植物材料及物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等)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按进场批次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形成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应投入使用。4.2.3 物资进场报验时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检验/试验报告、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监督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应反映工程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性能指标等,并与实际进场物资相符。进口物资还应有进口商检证明文件。4.2.4 产地为北京的植物材料进场应出具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地检疫合格证、北京市林草种子标签;产地为外埠的植物材料应出具林木种子生

21、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苗木(种子)标签。4.2.5 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主要使用功能、植物成活的物资和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以及表 1 的要求进行复验(复试检验),并取得试(检)验报告。表1 物资和产品的复验方式及必试项目参照表 序号 物资名称 验收批划分及取样方法和数量 必试项目 参照值 1 种植土 对不同来源的客土,按每 3000 m取 1 个土壤样品。对同一来源的客土,土壤性质(以质地为主)差别较小,可只取 1 个土壤样品;土壤性质(以质地为主)差别较大,可按每 3000 m取 1 个土壤样品。pH值、含盐量、水溶性钠、氯离子、质地。pH值6.08.5(2.5:1

22、);含盐量(EC值)0.5 mS/cm(5:1水土比);水溶性钠100 mg/kg、氯离子100 mg/kg;质地为壤土类(包括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2 草坪草种子 每100kg为一检验批,每袋等量取样,共取50g组成一组试样。发芽率、净度。发芽率85%;净度95%。3 钢筋 按照GB 1499(所有部分)执行。按照GB 50204执行。按照GB 50204执行。4 砂 按照JGJ 52执行。按照JGJ 52执行。按照JGJ 52执行。5 木材 锯材50 m、原木100 m为一验收批,每批随机抽取3根,每根取5个试样。含水率。15%。DB11/T 2122024 6 表1 物资和产

23、品的复验方式及必试项目参照表(续)序号 物资名称 验收批划分及取样方法和数量 必试项目 参照值 6 透水砖 按照DB11/T 686执行。按照DB11/T 686执行。按照DB11/T 686执行。7 电缆 按照GB 50411执行。按照GB 50411执行。按照GB 50411执行。8 防水材料 按照GB 50208执行。按照GB 50208执行。按照GB 50208执行。9 饮用水给水管材 按照GB/T 18742(所有部分)执行。按照GB/T 18742(所有部分)执行。按照GB/T 18742(所有部分)执行。4.3 植物材料及物资质量 4.3.1 用于种植的土壤质地宜为壤土类(部分植

24、物可用沙土类),无沥青、灰土、混凝土及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污染物,污泥、淤泥等不宜直接作为种植土。建设单位应在勘察设计阶段对拟种植区域的原状土及指定的客土进行土壤本底调查,并将调查成果提供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对未达到 DB11/T 864 要求的种植土进行常规土壤改良或专项土壤改良。注:常规土壤改良指待改良土壤的有机质和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中有不符合DB11/T 864相关规定,所进行的土壤改良施工活动;专项土壤改良指待改良土壤物理性状、pH值、可溶性盐分含量有不符合DB11/T 864相关规定,与常规土壤改良同时进行或按常规土壤改良流程及相关规定单独进行的土壤改良施工活动。4.3.2

25、园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种植土层厚度,其最小值应大于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设计、施工单位应按照表 2 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表2 园林绿化种植土有效土层厚度要求 单位为厘米 植被类型 有效土层厚度 乔木 深根 200 浅根 100 灌木和藤木 大、中灌木、大藤木 90 小灌木、小藤木 45 竹类 大径 90 中、小径 50 宿根花卉 40 草坪和一、二年生花卉 30 注:特殊空间有效土层厚度参考相关标准。4.3.3 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方可施用;复合肥、无机肥施用量应按产品说明合理施用。4.3.4 苗木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木本苗应符合 DB11/T 211 的有关要求;露地栽培一、二年生花卉,株

26、高一般为 10 cm50 cm,冠径为 15 cm35 cm,分枝不少于 3个,植株健壮,色泽明亮;宿根花卉,根系完整,无腐烂变质;球根花卉,球根健壮、无损伤,幼芽饱满;观叶植物,叶片分布均匀,形状完好,色泽正常;水生植物根、茎、叶发育良好,植株健壮;不应带有国家及本市植物检疫名录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DB11/T 2122024 7 不应带有蛀干害虫,苗木干部不应有腐烂、根部不应有根瘤;草坪、地被无斑秃和病害,无地下害虫。4.3.5 苗木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装卸车时不应造成苗木损伤和土球松散;土球苗木装车时,将土球朝向车头方向,并固定牢靠,树冠朝向车尾方向码放整齐;苗木长途运输时,应采取措

27、施保护根系并保持湿润,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树冠应适当捆绑便于运输,并应加衬垫;竹类苗木装运时应带土坨,不应损伤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裸根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应立即种植,未能种植的应及时进行苗木假植;带土球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未能及时种植的,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土球湿润。5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5.1 绿化种植 5.1.1 地形整理 5.1.1.1 一般规定 5.1.1.1.1 地形的堆筑宜考虑自然沉降系数。机械压实时宜考虑种植、铺地、构筑物、设施安装等对地基的不同需求。5.1.1.1.2 堆筑地形的土料不应有影响植物栽植和生长的成分。5.1.1.2 主控项目 5.1.

28、1.2.1 地形的边界和高程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要求。检查方法:全站仪等仪器测量。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的,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表3 地形边界和高程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厘米 项次 项目 尺寸要求 允许偏差 1 边界线位置 设计要求 50 2 等高线位置 设计要求 10 3 地 形 相 对 标 高 100 回填土方自然沉降以后 5 101200 8 201300 12 301400 15 401500 20 500 30 5.1.1.2.2 地形的覆土碾压应分层进行,每层不超过 30 cm。绿化种植区域地面以下 1.5 m2 m

29、 区域土壤压实度从 90%分两层或三层过渡到 80%;地面以下 0 m1.5 m 的区域压实度应不大于 80%。分层碾压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附录 B。检查方法:环刀检测。检查数量:水平投影面积10000 m2,随机取一处试样;10000 m2水平投影面积50000 m2,随机取三处试样;50000 m2水平投影面积100000 m2,随机取五处试样;水平投影面积100000 m2,DB11/T 2122024 8 每 15000 m2随机取一处试样,最少不低于 5 处试样。5.1.1.3 一般项目 测量放线方格网尺寸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未提出要求的,最大尺寸不超过 10

30、m10 m。检查方法:全站仪等仪器测量。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的,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2 整理绿化用地 5.1.2.1 一般规定 5.1.2.1.1 各种管线或建(构)筑物区域及周边的整理绿化用地,应在其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进行。5.1.2.1.2 清理物应及时外运,不应就地填埋。5.1.2.2 主控项目 5.1.2.2.1 现场清理干净无遗漏,地表不应有直径大于 3 cm 的砖(石)块、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他有害污染物。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每 5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5000 m2的,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每处面积 5 m5

31、m。5.1.2.2.2 场地标高及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通畅、曲线流畅、与毗邻物衔接顺畅。检查方法:观察、测量。检查数量:每 10000 m2检查 5 处,不足 10000 m2的,检查数量不少于 3 处。5.1.2.2.3 整理完成的绿化用地在铺草或地被种植前宜低于路牙顶或挡墙压顶 5 cm8 cm。5.1.2.3 一般项目 粘土层、淤泥宜清除或换土,并填写绿化用地处理记录,见附录 C。检查方法:观察、检测。检查数量:每 10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0 m2的,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3 种植土改良 5.1.3.1 主控项目 5.1.3.1.1 种植土进行常规土壤

32、改良后,其取样、检测方法和指标(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应符合 DB11/T 864 的要求。5.1.3.1.2 种植土进行专项土壤改良后,其取样、检测方法和指标应符合 DB11/T 864 的要求。5.1.3.2 一般项目 5.1.3.2.1 种植土进行常规土壤改良后,pH 值应符合 DB11/T 864 的技术要求。5.1.3.2.2 种植土压实度宜为 80%。5.1.3.2.3 草本花卉种植土的石砾含量不应大于 10%。5.1.4 通气透水 5.1.4.1 一般规定 种植区域内遇地下结构层、粘重密实土壤等不利于透水或植物生长时,应根据勘察情况采取通气透水措施。5.1.4.2 主

33、控项目 5.1.4.2.1 通气透水管材质、规格、通气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4.2.2 露出地面的管口应高于地表 2 cm3 cm,并加透气盖封口。DB11/T 2122024 9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5 防水隔(阻)根 5.1.5.1 一般规定 5.1.5.1.1 防水隔(阻)根层施工前,应完成对结构承重、建筑防水的交接检验。5.1.5.1.2 根据需要防水层可设置一层或多层。采用具有隔(阻)根性能的防水材料,可将防水、隔(阻)根一次性铺设完成,否则应专门铺设隔(阻)根层。5.1.5.1.3 防水隔(阻)根层所用材

34、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5.1.5.1.4 防水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样复验。5.1.5.1.5 在做完普通防水层(一级防水标准)后,再做隔(阻)根防水层,两层防水材料应相容。5.1.5.2 主控项目 5.1.5.2.1 根据材料不同,防水、隔(阻)根材料厚度应符合表 4 的要求。检查方法:尺量。检查数量:每 500 m2检查 3 处,不足 5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表4 防水隔(阻)根层材料厚度要求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防水材料 选用厚度 施工方法 1 合金防水卷材(PSS)单层使用0.5 热焊接法 2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合铜胎基或聚酯胎基,应含化

35、学阻根剂)4 热熔焊接/热风焊接 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1.2 热风焊接 4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TPO)1.2 热风焊接 5 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1.2 热风焊接 6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EPDM)1.2 搭接胶带粘接/热风焊接 7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0.6(不能单层使用)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粘接,厚度不应1.3 5.1.5.2.2 防水、隔(阻)根施工细部构造部位进行密封处理时,密封材料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5.1.5.2.3 防水、隔(阻)根层施工完成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24 h 内不应有渗漏或积水现象。5.1.5.2.4 卷材

36、接缝处应粘接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搭接或焊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 mm,收头应与基层粘接并固定牢固,封闭严密,不应有翘边、张口等缺陷;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粘接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无起皮、翘边等缺陷。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数量:每 50 延长米检查一处,不足 50 延长米的全数检查。5.1.5.2.5 立面防水层应收头入槽,用密封材料封严。5.1.5.3 一般项目 5.1.5.3.1 防水、隔(阻)根层施工前,应对找平层的压实、平整、干燥、干净、排水坡度、分格缝及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的处理进行检查。DB11/T 2122024 10 5.1.5.3.2 防

37、水、隔(阻)根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检查,不应堵塞排水口,并做好成品保护。5.1.6 排(蓄)水设施 5.1.6.1 一般规定 5.1.6.1.1 排(蓄)水设施施工前应根据坡向规划整体导流方向。5.1.6.1.2 铺设排(蓄)水材料时,不应破坏隔(阻)根层。5.1.6.2 主控项目 5.1.6.2.1 凹凸型塑料排(蓄)水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顺茬搭接,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 mm。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数量:每 50 延长米检查一处,不足 50 延长米的全数检查。5.1.6.2.2 采用卵石、陶粒等材料铺设排(蓄)水层的,其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8、5.1.6.2.3 卵石大小应均匀。屋顶绿化采用卵石排水的,卵石直径应为 30 mm50 mm;地下设施覆土绿化用卵石排水的,卵石直径应为 80 mm100 mm。5.1.6.3 一般项目 5.1.6.3.1 四周设置明沟的,排(蓄)水层应铺设至明沟边缘。5.1.6.3.2 挡土墙下设排水管的,排水管与天沟或落水口宜合理连接、坡度适当,落水口应配备篦子。5.1.6.3.3 排水层应与排水系统连通,排水应畅通。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7 锚杆及防护网安装 5.1.7.1 一般规定 5.1.7.1.1 经勘察单位认定坡体不稳定的坡面,应采取锚杆加固及防护网护坡措施。5.1.7.

39、1.2 施工前应根据岩石类型、风化程度、坡度等制定具体施工方案。5.1.7.1.3 金属网片的金属丝径不应小于 2 mm,网孔尺寸宜选用 50 mm50 mm;土工网纵横向拉伸强度应不小于 20 kN/m,网孔尺寸宜选用 40 mm40 mm。5.1.7.1.4 主锚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6 mm,辅锚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 mm,长度依据边坡质地、坡度及荷载情况确定。5.1.7.2 主控项目 5.1.7.2.1 锚杆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孔位误差不应超过50 mm。对于不平顺的位置需增设锚杆孔位。钻孔方向不应扭曲和变形。孔径、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应将孔内杂物清除。检查方法:尺量。检

40、查数量:全数检查。5.1.7.2.2 锚杆与纵横钢筋的连接点应焊接牢固。5.1.7.2.3 锚杆材质、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1.7.2.4 锚杆固定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5.1.7.2.5 锚杆表面应设置定位器。5.1.7.2.6 钢筋网片、普通铁丝网应做防腐处理。5.1.7.2.7 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5.1.7.2.8 普通铁丝网、镀锌铁丝网或土工网在挂网时应向坡顶上方延伸 50 cm,搭接距离应不小于15 cm,并绑扎牢固,保持坡面和网紧密贴近。检查方法:尺量。DB11/T 2122024 11 检查数量:每

41、500 m2检查 3 处,面积小于 500 m2时,检查数量不少于 3 处。5.1.7.3 一般项目 5.1.7.3.1 锚杆安装前应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等情况进行检查,尾端和外露部分应做防锈蚀处理。5.1.7.3.2 钢筋网片网格大小一致,网格允许偏差 10 mm。5.1.7.3.3 根据坡度及岩石稳定性可采用钢筋网片、普通铁丝网、镀锌铁丝网、土工网等。5.1.8 铺笼砖 5.1.8.1 一般规定 5.1.8.1.1 坡度较大,不宜直接栽植的坡面,可采取铺笼砖方式进行固土栽植。5.1.8.1.2 笼砖铺设前应夯实、修整堤坡,堤坡坡度应一致。5.1.8.2 主控项目 5.1.8.2.1 铺

42、设笼砖时,应自下而上、对缝码放,坡度一致。缝间隙应小于 5 mm,相邻砖相对高差应小于 5 mm。检查方法:尺量,10 m 小线拉直。检查数量:每 500 m2检查 3 处,面积小于 500 m2时,检查数量不少于 3 处。5.1.8.2.2 堤坡底部应设坡牙;铺至堤顶后应做压顶。5.1.8.3 一般项目 笼砖材质、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5.1.9 种植穴 5.1.9.1 一般规定 5.1.9.1.1 种植穴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5.1.9.1.2 点植苗木的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5.1.9.1.3 苗木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适当调整。5.1

43、.9.1.4 土球、盆径、根幅小于 30 cm 的苗木种植穴无需报验。5.1.9.2 主控项目 5.1.9.2.1 种植穴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种植穴直径应比苗木土球或根幅直径大 30 cm60 cm。大规格苗木栽植时,土球苗种植穴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 60 cm80 cm,箱板苗木种植穴边长应比箱板边大 160 cm200 cm。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9.2.2 种植穴应竖直下挖,竖直度允许偏差为5。检查方法:尺量、目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9.3 一般项目 5.1.9.3.1 种植穴挖出的土应分类置放处理,底部回填适量种植土。对排水不

44、良的种植穴,应采取通气透水措施。5.1.9.3.2 非正常种植季节施工时种植穴直径宜扩大 20%。检查方法:目测、尺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10 栽植 DB11/T 2122024 12 5.1.10.1 一般规定 5.1.10.1.1 苗木正常种植季节以 3 月中旬至 4 月下旬为主,7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可种植常绿苗木,10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可种植耐寒苗木。注:除以上三个时间段,其他为非正常种植季节。5.1.10.1.2 苗木栽植时,应调整观赏面。5.1.10.1.3 栽植绿篱株行距应保持一致。苗木外形圆满的一面应向外,按高度、冠幅大小均匀搭配。5.1.10.1.4 假山或岩

45、缝间种植苗木时,应在种植土中掺入苔藓、泥炭等保湿通气材料。5.1.10.2 主控项目 5.1.10.2.1 苗木入穴定位后应拆除土球包裹物并取出,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附录 B。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10.2.2 种植的苗木应保持直立,设计效果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10.2.3 行道树种植应排列整齐,树干中心线应与路牙平行,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差不超过 50 cm。检查方法:尺量、目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10.2.4 苗木栽植后,栽植深度应与原土痕持平。个别长势快、易生不定根的苗木可较原土痕深 5 cm10 cm

46、,常绿苗木土球上表面应高于地表 5 cm,竹类可比地表深 3 cm6 cm。检查方法:尺量、目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1.11 草坪(地被)播种 5.1.11.1 一般规定 5.1.11.1.1 用于草坪播种的场地宜提前安装喷水、喷雾给水系统。5.1.11.1.2 有地下病虫害隐患的,宜在整地前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或预防地下病虫害。5.1.11.1.3 常用草坪草的播种量、净度和发芽率应符合表 5 的要求。表5 常用草坪草的播种量、净度和发芽率表 序号 草坪种类 精细播种量 g/粗放播种量 g/发芽率%净度%1 早熟禾 1520 2025 85 95 2 野牛草 1215 1520 80 95

47、 3 多年生黑麦草 2530 3040 85 95 4 高羊茅 2530 3040 85 95 5 结缕草 1215 1520 80 95 5.1.11.1.4 常用地被花卉的播种量应符合表 6 的要求。DB11/T 2122024 13 表6 常用地被花卉播种量表 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序号 地被花卉种类 播种量 1 委陵菜 2550 2 蛇莓 2550 3 天人菊 3035 4 松果菊 2535 5 波斯菊 5060 6 金光菊属 2025 7 百日草 4050 8 二月兰 4050 5.1.11.2 主控项目 5.1.11.2.1 播种时应先浇水浸地,保持土壤湿润,并将表层土耧细耙平,地表无

48、直径大于 2 cm 的砖(石)块,坡度应为 0.3%0.5%。检查方法:观察、水准仪等仪器测量。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11.2.2 播种后应及时喷灌,保持土壤湿润。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11.3 一般项目 宜用适量的沙子和种子拌均匀进行撒播,均匀覆细土 0.3 cm0.5 cm 后轻压。5.1.12 分栽 5.1.12.1 一般规定 5.1.12.1.1 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5.1.12.1.2 分栽植物的株行距、每丛的

49、分枝数应符合设计要求。5.1.12.2 主控项目 5.1.12.2.1 栽植前应整地、浸地,翻耕深度不少于 30 cm。检查方法:翻挖。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12.2.2 按排水方向进行地形整理,场地平整度、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测量。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12.3 一般项目 分栽后应压实植株周围土壤。5.1.13 草卷(块)铺设 5.1.13.1 一般规定 5.1.13.1.1 铺设草卷(块)区域的种植土厚度不应低于

50、30 cm。5.1.13.1.2 对当日进场的草卷(块)数量应做好测算,并与铺设进度相一致。5.1.13.2 主控项目 DB11/T 2122024 14 5.1.13.2.1 草卷(块)铺设前应先整地和浇水浸地。表层土应耧细耙平,坡度、土壤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附录 B。检查方法:观察、翻挖。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少于 2 处。5.1.13.2.2 草卷(块)应规格一致、品种统一、边缘平直。草卷(块)土层厚度不应小于 2 cm。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数量:每 1000 m2检查 3 处,不足 1000 m2,检查数量不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THE END
0.《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公园内用以栽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用地。 2.0.4 建筑占地 building area 公园内各种建筑基底所占面积。 条文说明 2.0.4 建筑基底所占面积是指建筑物接触地面的自然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参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建筑基底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未与jvzquC41yy}/{~fpnkt90lto1i{jhjs1iwoiwj48f7<66k<0jvsm
1.2012个,土球完整 量 4.3.4 植物材料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有约定的应符合约定要求,无约 定的应符合表 4.3.4 规定。 表4.3.4 植物材料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项次 项目 (cm)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5cm -0.2 6cm~9cm -0.5 胸径 10cm~15cm -0.8 1 乔木 每 100 株检查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3;1643B4824914=6522632::0ujzn
2.CJJ8220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当树木胸径 大于25cm 时,可采用土台移栽,用箱板包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挖掘高大乔木前应先立好支柱,支稳树木; 2) 挖掘土球、土台应先去除表土,深度接近表土根; 13 言简意赅,远见卓识,望君采纳,谢谢!删除水印可,编辑页眉,选中水印,点击删除 3) 土球规格应为树木胸径的 6 倍~10 倍,土球高度为土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3721?6362842;6227626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