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性迈入工业大省行列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升级

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成就。数据显示,安徽已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制造大省、从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升级,历史性迈入工业大省行列。

发布会现场

“十四五”期间,安徽工信系统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全省工业经济呈现位势向上、结构向优、质效向好、产业向新、企业向强的良好态势。

位势向上:增速总量双突破 贡献作用凸显

数据显示,2020年底至2024年底,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8.8%,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领跑长三角和中部。总量方面,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42万亿元,规上工业营收从3.8万亿元增至5.5万亿元,排名从全国第12位跃升至第6位,居中西部首位。工业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0%以上,2024年达41.9%,2025年前三季度更是提升至46.4%,“压舱石”和“火车头”作用愈发凸显。

结构向优:新兴产业领跑 动能转换加速

安徽持续深化“双招双引”,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能级,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十四五”以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从40.3%提高到43.6%,居全国第3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12.2%提升至16.1%,2025年前三季度增长27.8%,贡献率达46.2%,创“十四五”以来新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42.4%,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

质效向好:创新绿色转型 发展指数跃升

安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亩均论英雄”改革路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全国第7位升至第6位。创新能力方面,企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拥有200多家“国字号”创新平台,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覆盖率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人均营收从146.8万元提升至187.2万元,亩均营收、税收分别增长超30%和近40%。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数量从不足1000家增至2.33万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从全国第15位升至第5位,“灯塔工厂”等示范载体数量居全国前列。绿色发展方面,2024年底规上工业以年均3.8%的能耗增长支撑7.9%的增加值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2%,比全国多降4个百分点。

产业向新:集群效应凸显 品牌出海强劲

安徽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汽车产业表现亮眼,“十四五”以来汽车、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分别增长2倍和15倍,2025年前三季度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跃居全国第6位,工业车辆产销量等多项指标全国第一;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5000亿元,DRAM动态存储器芯片产量全球第4、全国第1。“安徽制造”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全球近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10%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均产自安徽。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占比从59%提升至70.4%,2025年前三季度“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71.9%。

企业向强:梯度培育见效 服务生态优化

安徽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企业数从1.8万户增至近2.5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均增长约2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690户,居全国第8位;营收超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企业数量均实现大幅增长。项目建设方面,2022-2024年招引项目连续3年突破1万个,工业投资等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保障上,打造“益企赋能”品牌,建成“1+16+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过“贷、投、板”组合拳破解企业难题,全省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超半数为“专精特新”企业。(文/图 金沐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THE END
0.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何以重要?理论【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强调“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在上海交通大学陈宪教授看来,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说,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是关键性因素。实践表明,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果”,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32/891A8:22>10|mvon
1.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安徽“十四五”工业发展实现跨越安徽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建立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生态加快形成。优质企业梯度成长。“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企业数由1.8万户增加到近2.5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0.85万户增加到2.3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由2818户增加到7221户,均增长约2倍,其中国家级jvzquC41yy}/eww0ep5bj8sgyu532;:33380v;5473724h:496892>70ujznn
2.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王清宪:安徽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介绍,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产业体系。围绕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智能家电等十大新兴产业。 记者:刘菁、白斌 编辑:肖正强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jvzq<84yyy4ykwmwcpku0lto146346591470eh634:>5;<<20jzn
3.勇立潮头开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安徽考察纪实“工作中要善于抓‘两头’,一头抓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另一头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四)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jvzq<84yyy4ecwllkct/ew4fl{}0497613604:4fgvgjnh7246714:<223:227mvon
4.发挥科技创新效应助推更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激发“龙头+小巨人+科技”乘数效应,持续在促进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上精准发力,加快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强大企业方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42=7413<94::838<27=3ujvsm
5.安徽迈入工业大省行列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安徽建立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生态加快形成。 “十四五”以来,安徽规上工业企业数由1.8万户增加到近2.5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0.85万户增加到2.3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由2818户增加到7221户,均增长约2倍,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jvzq<84cj0goj~npgyy/exr1u|~x1;547370v;5473725h=;2:=7:7mvon
6.江淮新闻网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安徽拥有一批大院大所大校,更多领域科技创新实现“并跑领跑”。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jvzq<84yyy4kj|y0pku1ls1ujo{jnsi1ktgqh6950gtrDkvgsjfF667;69
7.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稳步前行地方“乔木”参天的背后,是“灌木”茁壮、“苗木”葱郁。截至11月底,全省共有民营企业176.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4.9%。 今年以来,全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18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49户、居全国第8位,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91户、居全国第6位。 jvzq<84o0rkpruj0ep5o687243524;81e387866758724;3jvor
8.江苏盐城:坚持工业强市,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只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才有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为了培育优质企业梯队,今年盐城实施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协同推进、滚动培育、精准服务机制,推动大企业顶天立地、激发中小企业练就“独门绝技”、加快“四上”企业铺天盖地,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强大企业方阵。 射阳港口风电装备物流园 聚链成 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42=7913<94?53;58567xjvor
9.一见·从四赴光谷,读懂总书记的关切领袖关切“工作中要善于抓‘两头’,一头抓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另一头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形象的比喻,道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方法论。 jvzq<84o0vocg}3ep1io1rs123532;9331z32;9332>`9@634:8/j}rn
10.秦评丨“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要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促进研发深化、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加速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企业矩阵。要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用好秦创原总平台、“三项改革”点火器,充分发挥秦创原示范牵引、集聚辐射的重要作用,jvzq<84o0etxg|y0eqs0u}y1c532;812352:873428:4A3jvor
11.发挥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访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耦合协同,完善“1314”的工作思路,持续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所谓“1314”,第一个“1”就是瞄准科技型企业倍增这个总目标。努力用3年时间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jvzquC41yy}/k|mccp~j0lto1e532;8123831;<38962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