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
阿坝州
四川省
降水量极差
气温极差
降水量极差
气温极差
2015年
347.6
16.8
348.6
19.2
2016年
130
19.9
346.3
19
年度极差
217.6
3.1
2.3
0.2
(1)依据上述图表资料,说明阿坝州生态脆弱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阿坝州产业结构层次得到提升。表2为2016年和2018年阿坝州一二三产业构成数据统计表。
表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6年
77.6
4.0
18.4
2018年
16.2
45.5
38.3
(2)依据表中数据,绘制2016年和2018年阿坝州第一、二、三产业对比柱状图,概括阿坝州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参考答案: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过渡性显著;高原山地为主,梯度变化明显;降水量及气温极差大,降水、气温的(时空)波动性变化大,气候稳定性差;断裂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较多,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稳定性差、修复能力弱。
(2)如下图所示:
变化特点: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为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变化速度最快;第三产业变化速度最慢。
典型例题二:【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黄河故道”的形成主要是受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历次决口、改道、变迁、冲积的影响,河道自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生态环境日益脆弱。黄河的决口泛滥改变了黄河下游地区的原有地形地貌,在地表营造了一系列丘、岗、洼、坡地或相间分布或纵横交错的独特微地貌景观,遗留下大片易受风蚀的的沙丘、沙岗、沙垄、冲积扇等地形。因黄河改道,“黄河故道”地区相对干旱多沙,当地人不屈不挠、顽强面对,在满是盐碱化、沙化的土地上,通过恢复林带和湿地等措施修复生态,不停地与自然抗争,生生不息。下图为“黄河故道”分布图。
(1)简述“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
(2)指出其实施生态修复的优势。
参考答案:
(1)表现:“黄河故道”高于两岸,河床及两岸属于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漏水漏肥,易起风沙,较贫瘠(或风沙严重,土壤盐碱化加重);原河道堤防自然老化、损坏严重,已无防御洪水能力(或旱涝灾害频繁);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湿地质量不断下降(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2)优势:地形较为平坦(或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洼地多,以雨水补给为主,水质好;地处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条件优越。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亚欧大陆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向东经中亚到中国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沙漠。随着沙漠区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频繁,沙漠生态环境恶化,沙漠面积呈现扩大态势。
(1)说明阿拉伯半岛与中亚、中国境内沙漠类型和成因的差异。
(2)概括图示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3)提出遏制中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类型.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中亚和中国境内是温带沙漠。成因差异.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导致降水稀少,形成沙漠;中亚和中国境内的温带沙漠是由于距海远或受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
(2)沙丘、沙梁、砾石、戈壁广布,固定沙丘活化;土壤肥力低,退化严重,农业生产力下降;由于水源短缺,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低、稳定性差。(答出两点)
(3)封沙禁牧,禁樵、禁采以恢复自然植被;合理放牧、人工植树、植草;合理分配农牧区水资源;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生态移民。(答出两点)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牧交错带是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地带,在空间上农牧并存,在时间上,农牧交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严重。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东亚夏季风的尾部,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化。
科尔沁沙地地处西辽河平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成为京津冀地区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据统计,科尔沁地区每年因风沙灾害而减产的农田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且南部地区更严重。自1949年以来,我国一直尝试科尔沁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其中“两行一带”(两行灌木之间种草)林草复合经营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及2000~2013年科尔沁沙地气象条件变化。
(1)简述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表现。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2000~2013年科尔沁地区荒漠化防治压力的变化趋势。
(3)简述科尔沁地区通过“两行一带”模式治理荒漠化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1)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域环境承载量较小,易受人类活动破坏;降水变率大,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季节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
(2)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起沙风日数呈缓慢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趋于湿化,为荒漠化逆转提供较好的气候条件,荒漠化防治压力得到缓解。
(3)“两行一带”模式会增加劳动力投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效益;林草复合经营能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典型例题五:下图为陕北地区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长城沿线地区是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脆弱。
(1)简述长城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给当地本身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2)说出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目前,陕北地区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发展思路,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同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3)从陕北地区“能源基地建设”和“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角度任选其一,为该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地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或: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疏松、裸露;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
(2)表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退化后,难以恢复。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开矿、道路建设等。
(3)能源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或:大力发展旅游业);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或:生态脆弱区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牧交错带是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地带,在空间上农牧并存,在时间上,农牧交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严重。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亚洲季风的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支。通过对比递表2000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雨量,可以揭示两千年来华北沙尘暴的变化规律。
材料二: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图示意图(图1)和华北地区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与夏季风降水量变化的比较图(图2)。
(1)简述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表现。
(2)说明华北地区夏季风较强的时期沙尘强度也较大的原因。
(3)请为农牧交错带治理风沙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地处我国(丰湿润区与丰干旱区的)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蔽;区城环境承载量较小,易受人类活动破坏;降水空率大,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冬春李节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
(2)农牧交错带往往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境地带.生态系统不稳定,环境承载量较小:夏季风增强时,季风降水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再加上战乱减少,王朝兴盛,)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增长:为满足粮食增长的需求,季风边缘区(农牧交错带)人口迅速增长,不断开垦草原草地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导致沙尘攀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3)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利用生物批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典型例题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雀儿山是四川省著名高山,主峰海拔6168米,冰川广布。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该地区的环境变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地理位置】
(1)描述雀儿山的地理位置。
【冰川面积】科学家基于遥感数据、实地观测等数据对雀儿山地区的冰川面积变化开展研究。
(2)读图1、图2,概括近三十年间雀儿山冰川面积的变化。
【土地类型】下图为雀儿山东坡达曲河下游某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3)说出与1975年相比,2003年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生态环境】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森林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
(4)说出雀儿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1)位于青藏高原西南边缘地区;金沙江和雅砻江河谷地区之间等
(2)冰川面积减少;冰川退缩程度在不同海拔地带及不同坡向地带有地区差异;如海拔4900-5300米左右地带冰川退缩程度较大等
(3)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裸地面积、湖泊面积增大等
(4)土壤易流失,森林减少、草地退化等,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发育慢,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植被稀疏,生长缓慢,冰川退缩对区域水资源造成影响等。
典型例题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贵青”是源自云贵高原纳西族聚居地(在这里只有30%的居民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一种高品质蔬菜品牌,是顺应政策与市场的产物。“云贵青”选择高海拔种植、航空运输、宅配到家(可远销深圳),目的都是让消费者享受到优质最放心的蔬菜。下图为该区域地理信息分布示意图。
(1)指出“云贵青”选择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
(2)纳西族聚居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描述该地生态脆弱的表现形式。
(3)在“云贵青”这一品牌效应的驱使下,当地的蔬菜种植逐步向周边扩展,你认为这种趋势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产地:现代工业少,环境清洁,蔬菜品质好且全年均可种植;运输:速度快,品质保险;销售:宅配到家,环节少,食用安全 (2)喀斯特地貌广布,全年降水量大,溶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等 (3)合理。借助主产区的技术、成功经验及品牌效应,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不合理。蔬菜种植耗水量大,会使当地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蔬菜产量激增,加重空运负担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