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导致的乔灌木种间物候差异解释高海拔森林扩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高山树线是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且多数树线之上有灌丛分布。该生态过渡带上植被生长普遍受低温限制,对气候变暖敏感。已有研究表明,过去100年的升温导致全球多数高山树线向高海拔爬升。除气候因素外,乔、灌木种间关系也是调控树线位置变化的重要因素,种间竞争作用的加剧会抑制高山树线向高海拔爬升。

物候是决定物种分布范围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物种间竞争能力的关键。植物种间物候差异的微弱变化,显著影响共存物种的竞争能力和生态位分化。已有研究揭示,藏东南的冷湿环境下,大气最低温阈值通过调节树木形成层物候(即细胞分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控制生长季长度和高山树线的形成。因此,从物候出发,探讨高山树线上乔、灌木形成层活动变化如何响应气候变暖这一科学问题,可为解析变暖背景下乔、灌木种间的竞争强度,预测高山树线位置变化提供新的科学解释。然而,由于缺乏高山树线上共存乔木和灌木(个体尺度)的高分辨率形成层的物候同步观测数据,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仍缺乏深入理解。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依托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基于藏东南色季拉山8-10年的高山树线乔、灌木形成层的物候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北半球11个样点的高山树线乔、灌木的模拟物候数据,系统研究了高山树线上乔、灌木春季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差异及机制,通过跨大陆对比验证,科学地解释了变暖背景下高山树线爬升的新物候机制。

研究发现,藏东南色季拉山典型高山树线上乔木(急尖长苞冷杉)、灌木(薄毛海绵杜鹃)物候对春季升温的响应变化不同步(图1)。春季升温1度,乔木生长恢复提前2-4天,灌木延后3-8天;春季升温2度,两者形成层活动相差约20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灌木对冷激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乔木。冬季升温使灌木更难满足冷积温需求,在春季时需要更多的积温恢复生长,导致物候推迟;乔木对冷激的依赖度较低,使其能在温暖的春季提前恢复生长。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北半球11条高山树线乔、灌木的树轮宽度数据集,结合生理模型,模拟了自1960年到2000年乔、灌木春季的形成层物候(图2)。跨大陆对比结果进一步证实,灌木对冷积温(冬季温度)的敏感性高于乔木,乔木对积温(春季温度)变化较敏感。自1990年,气候变暖促进了高山树线上乔木的生长,灌木响应变暖不显著。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增温速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冬季的增温速率远大于春季,可能会加大高山树线乔、灌木种间的物候差异(图3)。较早的春季物候可能通过促进生长、碳增益和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使乔木更具竞争优势,进而促进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本研究从植物种间物候变化差异的角度,为研究气候变化下高山树线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创新生理学解释,是高山树线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进展。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Warming-induced phenological mismatch between trees and shrubs explains high-elevation mountain forest expansion为题,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图1. 青藏高原2处高山树线上乔、灌木形成层活动开始对春季温度变化的响应差异(A)及其潜在机制(B、C)

图2. 1960-2000年北半球11处高山树线上乔、灌木生长量(A)及模拟的春季形成层物候(B)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差异

图3. 气候变暖引起的乔、灌木种间物候差异对高山树线位置变化的影响示意图

THE END
0.矮灌木的解释和发音「法语助手」法汉矮杆品种, 矮秆, 矮高位芽植物, 矮个子, 矮灌丛, 矮灌木, 矮行星, 矮化, 矮脚猪, 矮接骨木, 法汉-汉法词典 ǎi guàn mù bush (n. m.) 【瑞】 alvar矮地用户正在搜索postholithe, posthume, posthypophyse, postiche, posticheur, postier, postillon, postillonner, postimpressionnisme, postjvzq<84fkez/g~ike0tfv8rfkezt1ow1'G=&;O*CG'K8'A6':E+F8.>E'C>
1.茶树的意思茶树的拼音怎么读解释网络解释 茶树茶树,原名:茶,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jvzquC41ekjjcw3ilenb0lto1:948?=330nuou
2.南橘北枳的意思南橘北枳的解释南橘北枳接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乐乐成语词典,乐乐成语词典提供成语南橘北枳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南橘北枳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南橘北枳 成语发音: nán jú běi zhǐ 成语解释: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jvzq<84yyy4mgujmgvgoi7hqo1iigwl{w1=99B3ujvsm
3.“南橘北枳”的意思“南橘北枳”成语解释【解释】: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东南之宝 东南之美 东南之秀 东南竹箭 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客 东西南北人 东西南朔 斗南一人 海北天南 淮南鸡犬 槐南一梦 jvzquC41vqum0qyvret/exr1Jvsm1Ymtcuk03>44;:93;::9724tj}rn
4.绿化标准1、绿化维保单位或物业公司需对维护的校园绿化乔灌木、草坪、花卉等品种进行统计,建立统一台账。 2、做好日常修剪、防虫害、施肥、浇水及除草等工作记录。 (九)本标准的制定、解释权由学校后勤处负责。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绿化养护工作考核标准jvzq<84jse4kuxz0gf{/ew4njd€0nrxv0jzn
5.茶树的意思茶树的解释拼音茶树 引证解释 ⒈ 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秋末开花。在我国 长江 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其叶可制饮料。 引明 陈耀文 《天中记·种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復生。” 展开 国语词典 茶树[chá shù] ⒈ 植物名。山茶科茶属,常绿灌木。高约一至八公jvzq<84oekjjcw3igk
6.相关释义相关释义常春藤 词语解释常春藤 解释:常绿灌木,借气根攀缘,叶子卵圆形,开淡黄绿色的花,果实黑色。茎和叶子都入药,治痈疽等症。 造句:西雅图还是俄勒冈葡萄的故乡??它同小檗的亲缘关系比它同真正的葡萄的关系更近些??还有英国常春藤。这是一种入侵藤本,西雅图一带的手艺人用来编织篮子。 jvzq<84o0uzkzu3eqo5eg}fkn1xfnjygfg~qnjscvkuo0jxrzAoe?<6226
7.茶树的解释在线词典茶树的解释词语基本信息 词语条目:茶树(茶樹) 词语拼音:chá shù(ㄔㄚˊㄕㄨˋ) 相关成语: 茶树的引证解释 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秋末开花。在我国 长江 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其叶可制饮料。 明 陈耀文 《天中记·种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復生jvzq<84ekfobp7pzwg4dqv4o1eo0eqfujw4ivvq
8.栌的拼音栌的解释意思详细解释 (1) 柱头承托栋梁的短木。即欂栌、斗栱 [arch] 不可以为栌楝。——《淮南子·修务》 标栋欂栌,以相支持。——《淮南子·本经》 (2) 黄栌 [smoke tree]。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制器具,也可做染料 华枫枰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注:“栌,今黄栌木也jvzq<84o06<76=3eqo5{kmncp1jfvjnn147687mvon
9.常春木的意思是什么,常春木的含义解释词条常春木 拼音cháng chūn mù 注音ㄔㄤˊㄔㄨㄣㄇㄨˋ 常春木 基本解释 解释 凤首木的别名。 常春木 其它解释 常春木,为五加科、常春木属的直立灌木,分枝有毛。单叶纸质,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的星状毛或变无毛。花期不明,果期9—11月。 上一个词下一个词 含常的词语常的字典>>> jvzquC41o0wvdjnmg0ipo8hk{w5rd<6xc6m/j}rn
10.灌木林的解释|灌木林的意思|汉典“灌木林”词语的解释(1)[shrubwood]∶灌木占优势的林地 (2)[shrubbery]∶丛生矮树林 © 汉典 灌木林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灌木林 以灌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具单层树冠/林层高度一般5米左右,不具主干而簇生,盖度大于 30~40%。英文:shrubbery。 生态幅度较乔木林广,分布范围常比乔木林大。在气候干燥或寒冷、 不适宜乔木生长的地方jvzquC41yy}/|mne0pku1qfpu1+F9.=3':I&G?*;E'G9'N;';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