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习俗,我国民间大多数地方人家的门前,喜欢视野开阔,不喜欢植树,尤其忌栽种高大的乔木树,以免挡住门前的视线,使家有一种受到压迫的感觉。
(古村落)
民间在“门前”种树的习俗
我国民间喜欢聚族而聚,又喜欢在“门前”成片地种植树木,且都是高大的乔木树。这样说来不是与此文开头所说的自相矛盾吗?事实并非如此,此“门前”指的是村口,民间习惯也称为“门前”,而并非每个家庭的院落“门前”,但大多数村庄确实把村口称“门前”。
这两种门前种树,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都与风水有关。庭院门前种高大的乔木树,民俗以为“犯煞”中的“犯冲”,不但没有护住风水,反而会破坏风水。庭院门前有大树,是过去民居最忌讳的。
而村口则不同,俗信以为在村口种大树,是把住村里的口子,是守护村庄的风水,因此,树口的大树被称为“风水树”。不过现在为了避开“风水”两字,一般称为“风景树”。
一般的“村口”指村子流水汇集的方向,水流出村庄的地方,俗称村庄的下方。民间习俗,村里要在这时种一片树林。
有地方还要在“水口”处建廊檐,如江浙一带和福建,有的地方建花桥(现称风雨桥),如湖南及我国的大西南。如今很多古村落依然保存了这种古树群落,树龄有几百年到上千年不等。
(位于村口的古树林)
村口一般栽种的都是乔木树。树种根据各地的习俗不同,树种不同,如南方喜种枫树、粟树、檀树、樟树等,北方则喜种梧桐树、槐树等。人们习惯称这里的树为家门前的树。
大多数地方庭院门前不种树的原因
家庭院门口,民间一般不喜欢种树,房屋前面的视线越开阔越好。如果要种树,一般也只种一些常绿灌木景观树种,比如四季青、腊树、千年矮(皆为民间俗称,不是学名)等。
民间认为,门前的树越矮,就越挡不住家里进来的财富,也挡不住家里人才辈出。因此,民间认为,庭院门前所种的树不能超过上屋檐,否则要砍掉。民居一般只在房屋周围的空坪隙地种植果树,但离房屋有一定距离。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门前种树,主要是挡住了房屋的光线,使屋内变得阴暗,在春夏之季,树下潮湿,屋内也就潮湿,易滋生蚊虫,而蚊虫又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家中人易生病。
在过去卫生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预防各种季节性流行疾病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民间一般不喜欢在门前种树,南方地区比较潮湿,就更加如此。
(古村落种树格局)
古代庭院门前种桃树的习俗
如果门前一定要种果木树,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民间最常见的是桃树,也称六月毛桃树。据说,桃树是神荼与郁垒居住的地方。汉代志怪小说集《括地图》说:
“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民间以桃树可避邪,再说古代用桃符插在门上,以驱邪避鬼、护卫家庭宅院、保一家平安。如《荆楚岁时记》上说:
“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民居房屋前的桃树)
庭院种树的民俗禁忌
事实上,民间大多数地方并不主张在房前院内种树。民间俗语有“树过房,家败人亡”、“树夹房,家败人亡”等等说法,看到这样的俗语就怪吓人的。
这也就说明了过去民间,早就意识到树离房屋太近带来的危害性。除了前面所说的挡光挡视线和潮湿带来的疾病之源外,树长大后,在狂风暴雨时,树枝的折断与树的倒地,也威胁家庭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过去人们认为,村庄的周围可以大量种植各种树木,改善村庄的环境,保持村庄空气的清新,但与房屋要保存一定的距离,防止树木的危害。
这种理念是为了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近则近,该远离的还得远离,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从安全角度来说,乔木树的种植,远离民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与民居保持安全距离的古树群)
至于农村俗语所说的:“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世”有没有道理,我国民俗文化因地方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地方不同,民俗不太一样。
假如是某地区的地域民俗文化,我们应尊重这种文化。但这种说法,在全国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性。再说,这句话的本身就具有唯心论的观点,当然也就没有科学道理,不足为信。
上面我已说明了门内种树的普遍习俗,也就不赘述“门前可种啥树”这个话题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