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识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唯有好好学习安全知识,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避险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下面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地震安全知识,欢迎阅读。

一、地震知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

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地点、震级和发震时刻。

3.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4.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6.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7.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 —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8.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9.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10.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

微震。

11.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

12.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

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3.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14.何谓等烈度线?等烈度线图的作用何在?

等烈度线是地面上各相同烈度点的连线。等烈度线图绘出了地震影响的总轮廓,为我们进行震灾快速评估、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5.什么叫地震序列?什么叫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为以下几类:

(1)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2)孤立型(单发性地震)—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3)主震型—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17.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救援行动的地震事件。

18.何谓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那几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的,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国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验震器)是谁发明的?用于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132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20.我国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建于何时何地?

1930年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后进行第一次扩充,子台21个,分布在京、津、唐、张地区。1980年进行第二次扩充,实施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后,进行第三次扩充,实施“华北台网联网”工程。

21. 地震横波与纵波有何区别?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 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22.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哪几个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主要有两大地震带:

(1)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

(2)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76%;

23.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的影响。

24.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是哪几个?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25.什么叫“南北地震带”?

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 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二、地震灾害知识

1.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4.何谓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5.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

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7.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

火灾。

8.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处?

1739年银川8级地震引起的火灾,大火烧了5天5夜。

9.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

10.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发生于何时何地?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

11.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

(3)震区人口密度;

(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6)有无地震预报;

(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8)抢救速度。

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3.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

三、地震预报知识

1.何谓地震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2. 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 应当排除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水(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4.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 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 人们观察错觉等都可能被认为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5.何谓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6.什么叫做地震中长期、短期和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报?

对某地几年至几十年内,甚至上百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长期预报。对某地几个月内至几年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的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合称中长期预报。对某地几天至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短期预报。对某地几天以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预报。年度地震趋势预报是由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年度国内可能发生大震的地点所做的一年尺度或稍长时间的趋势性预测。

7.目前世界上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工作较多的国家是哪四个?

中国、日本、美国、原苏联。

8.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

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预报。但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总体而言,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在世界先进行列。

四、地震自救互救知识与我国防震减灾政策

1.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从楼梯迅速撤离;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处。对于特殊的部门(如电厂、煤气厂、钢厂、核反应堆等)按专门操作程序运作。

2.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公共场所,影剧院、体育馆的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分路疏散;正在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慌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空旷安全处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时,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4.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5.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6.何谓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及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抗震确定合理的设防标准,实现震时安全、建设投资合理的目的。

7.联合国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宗旨是什么?

把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的职能,把政府的权力变成民众的行动。

8.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什么日?

国际减灾日

9.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在室外,汽车司机要选择安全地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要停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注意滚石,同时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10.什么叫生命线工程?

主要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燃气及石油管线等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电话和广播电视等情报通讯系统的工程;大型医疗系统的工程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的工程等等。

11. 199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

预防与减轻城市化灾害。

12.抗震救灾的原则有哪些?

(1)快速反应原则;

(2)就近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则;

(3)突出重点原则;

(4)主动配合原则;

(5)主动报告原则

13.我国地方地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针是什么?

地方地震工作是由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直接领导,主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列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及地方财政预决算管理的地震工作,属于当地社会防灾公益事业,承担地区性防震抗震工作。 地方地震工作致力于地震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全民族防震意识,最大限度地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4.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任务、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群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行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遵循“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方针,坚持“因 地制宜,因势利导,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

15.我国农村抗震的长远目的是什么?

(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

(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

(3)加强地震和抗震知识的普及,使抗震防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16.我国本世纪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

1988年。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有八项具体措施:

(1)在全国各省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2)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规体系;

(3)把防震减灾工作开始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4)增强地震监测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

(5)努力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基础的抗震设防工作;

(6)制定好地震应急预案;

(7)增强震后恢复重建能力;

(8)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17.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1)由政府(省级)发布的地震预报

应该完全相信!

因为它是地震监测预报部门的科技人员通过收集监测到的大量地震异常信息,经过认真仔细综合性的研究,参照以往的成功经验,非常慎重地提供给政府决策部门,由政府依据防震减灾有关法规,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社会稳定着想而做出的。

不可信!

地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虽然科学家们在预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还缺乏对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发生规律的科学揭示。目前的地震预报仅处于探索阶段,不可能做得非常精确。因此,那种时间精确到某天、甚至到某时某分,地点在某个很小的范围,震级也很准确的地震预报超越了目前的科学水平。

(3)是某某专家预报的

不可信!

根据我国《地震预报发布的管理规定》,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意见或消息,不管他是谁。由于地震预报处于探索阶段,因而,科学家的预测意见只能提供给地震部门做参考。将个人的预测意见向社会散布本身就是违法的。

(4)国外科学家预报我国地震

不可信!

预测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在预测方面,国外水平不比我国高多少。国外科学家预测我国地震必须按照我国法律进行。除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发布地震预报外,任何个人、组织、都无权发布,外国人也如此。

不是!

让广大社会公众了解地震科普知识,提高减灾意识和能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在任何时期都是地震工作部门的神圣职责。

(6)听亲戚朋友说要发生地震了

不可信!

他们又是听谁说的?因此,一般社会上的地震谣言都不应相信,否则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破坏社会安定。听到传言后应与当地区、县地震部门联系。

(7)发生有感地震过后,是否有更大的地震

是否有,应听政府公告。

(8)带有迷信色彩的或别有用心的有关发生地震的消息

不仅不相信,而且要报告公安机关。

18.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按其工作内容和时序特征,可分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

(1)地震应急是指为应付突发性地震事件而采取的震前应急准备、地震应急防范、震时应急指挥和震时应急救援等应急反应行动。

(2)震后救灾与重建是指紧接地震应急之后的全面救灾行动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

(3)地震监测预报包括监测和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科学技术工作和地震预报社会发布的行政管理工作。就科学技术的内容而言,是指为获取与地震发生有关的信息所开展的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处理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和强度的预测。地震预报的发布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环节,它为其他环节提供地震危险性的背景和三要素信息,以便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4)地震灾害预防是指震前所做的防御性工作,包括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指在国土地震区划和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的抗震设防,包括对新建工程和设施进行的抗震设计和施工,以及对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加固。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的工程性防御措施之外的依法减灾活动,包括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演习、科研以及推进地震灾害保险,救灾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工作。

19.我国抗震救灾工作方针是什么?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20.我国地震救灾原则是什么?

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保险补偿;及中央企事业单位主要由主管部门负责等原则。

21.什么叫地震应急?

是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抗震救灾和地震救援抢险行动。

22.“防御震灾”的含义是什么?

防御震灾是人们为防止、减轻、避免和抗御地震灾害而采取的社会行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建立起来的以预防为主的长远战略手段。

23.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24.新的地震活跃期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是什么?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防震减灾职能,促进地震科学的进步,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坚持以预报为主,测报防抗救结合的方针,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服务。

25.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减轻震害损失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各级领导迅速上岗指挥救灾,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有效组织救灾。

26.我国抗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

(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织指挥;

(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的作用。

27.地震灾情上报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人口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

28.地震灾情调查、评估、上报如何进行?

在上级政府领导下,由地震部门牵头,会同有关行业部门按规定共同进行。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

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逃生不忘灭火

由于地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

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因地震发生的火灾,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漩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过后外出时,切勿走近不大坚固的楼房,因为建筑物受地震摇撼后,随时可能倒塌。

地震火灾的预防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应该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防止地震时发生火灾,凡性质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都要分别贮存。放在架子上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将容器和架子固定,以防震时倾倒。凡遇到震动、撞击、摩擦就会起火的易燃物品,应当单独处理,放在稳固的容器内,用沙子围护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

对贮存大量易燃液体的贮罐,应当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震倒、震裂、倾斜。地上油罐,不要设在太高的地方,也不要设在沿近河岸的地方,要在油罐附近筑砌护堤,以防油罐震裂后,石油溢出引起大面积火灾。

对煤气站、液化石油气站、加油站,要加强检修,发现跑、冒、滴、漏以及支架不牢等情形,要及时采取加固和封闭措施。

接到地震预报后,应及时将易燃气体钢瓶运到安全地点,来不及运走的要卧放,并要采取防震措施。

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平时养成习惯,不要在火炉附近存放易燃物品。夜间封火的生活用火炉,最好坐上一锅水,在接到地震预报后,要尽快把火熄灭,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灶具的要立即关闭阀门。凡有特殊要求,震时不能停火的生产用炉,要有抗震措施,确保震时不发生火灾。

防震棚尤应注意防火。不要随便吸烟、乱扔烟头,尽量不用油灯、蜡烛照明,需用时,得放在盛有沙土的盆内或桶内。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

电杆杆基要牢固、夯实,拉线埋深一些,严防震时倒杆,高压线下、变压器下不要支搭防震棚,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大型的浸油式变压器最好不架在柱上,设在室内的浸油式变压器应设置事故油池,万一地震时变压器被砸毁,保证流出的油安全泄入油池,不致随处燃烧,造成严重后果。

在接到地震预报时,要及时将电气开关的电源切断,尤其是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工具一定要及时拔下插销,切不可慌张离去。凡震时不能切断的电源,确保震时不致发生火灾。

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案,要尽量多的准备一些灭火工具,如水缸、水桶、铁锹、沙土等,要注意天然水源(如水井、水池、湖、泉、河)的保护和利用,地震时,万一人工水源遭到破坏,这些简易灭火工具和天然水源,对于扑灭火灾是十分重要的。

支搭防震棚要考虑到灭火的需要,不要覆盖住消防水源(如消火拴等),不要挡住消防车通道。

地震逃难法

在经常会发生地震的地方,人们都积累了一些预防地震的经验。当然,有预报地震的健全设备和机构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害的。对一般家庭来说,当发生地震时,该怎么办呢?现列出九条注意事项,供参考:

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

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

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

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

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

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

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

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在平时,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

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7、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

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

如果有婴儿或幼儿的家庭,要准备好婴儿用的尿布、奶粉、伞、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据家庭的需要,随时准备好可以足够两至三天生活的各种应急日用品或食物。

THE END
0.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通用7篇)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足什么?(B)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 7.下列哪一种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B)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8.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B)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jvzquC41yy}/qq6220ipo8jkunj1>;3:4;40qyon
1.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广义的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重释放或转化的过程,是系统蕴 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重能重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的 最主要特征是( )。 A爆炸过程持续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发生振动 D温度显著升高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爆炸。jvzquC41yy}/|tocp0ipo8yguv5jvnr1tggm7;>70jznn
2.消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足什么?(B)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 7.下列哪一种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B)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8.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B)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j~fpvk5ecjs14865:?<0jvsm
3.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参考答案4、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B A.温度升高B.压力急剧升高C.周围介质振动 5、思维在认识过程中处于___ 。C A.一般地位B.被支配地位C.核心地位D.高级地位 6、发现有人准备跳楼轻生,你应该拨打___。C A.120 B.119 C.110 7、一般情况下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___。C A.不变B.越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13:6753=/j}rn
4.燃气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消防安全试题预测(考试必看)23、单项选择题 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点击查看答案2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有关灭火器的放置是正确? A.放在隐蔽的地方 B.易于取用,不受阻碍的地方 C.只须存放在危险货仓内点击查看答案25、单项选择题 身上着火时,应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jvzq<84ycr4:3n}co0usi8jzco5996682;5289>66:4ivvq
5.阅读笔记NLP面试基础知识总结nlp面试0基础数据相关性: 深度学习与传统机器学习最重要的区别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其性能也随之提高。当数据很小的时候,深度学习算法并不能很好地执行,这是因为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完全理解它。 硬件支持:深度学习需要强有力的GPU或者TPU支持 特征工程:在机器学习中,大多数应用的特征需要由专家识别,然后根据域和数据jvzquC41dnuh0lxfp0tfv8vcyuketo645ngmc8ftvkimg8igvcomu862;2687=8
6.天文学导论总结|SDYZZY'sUniverse伽马射线暴(GRB):伽马射线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马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持续时间在0.1-1000秒,辐射主要集中在0.1−100MeV的能段。 疏散星团:由数百颗至数千颗由较弱引力联系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直径一般不超过数十光年。疏散星团中的恒星密度不一,但与球状星团中的恒星高度jvzq<84jqok/w|ye0gjv0ls1€ujz|ƒ~1rqyuu8gefh867j3jvor
7.学生吸毒,会有什么症状()逃学、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免疫力下降;到处借钱,肆意挥霍;变得自私和懒散 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8f45kd3@8cd6:1en>:45945>:c849ff=3jvor@hvBdfc79:<=c8f;79:igggkd8=f933g2cn8e3
8.高中学生调查报告(通用14篇)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看,8%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习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fedm04974338:2B5334e72<6;;34ivvq
9.第三届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9、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B )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 20、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 B )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C、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气门关掉 21、化(实)验室发生火灾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4A>4794ivvq
10.检测仪表知识14热电偶短路时,会有什么现象? 答:仪表指示零点或仪表上线(有断偶保护) 15.热电偶测温中,仪表示值偏低,热电偶可能由哪种原因造成? 答:热电极短路;补偿导线短路;热电极腐蚀变质;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热电偶插入深度不够;热电偶的接线柱积灰造成短路. 16.补偿导线分为(延伸型X)和(补偿性C)两种.S型为(红绿),K型为(jvzquC41yy}/gnuy0eun0ls1ctzjeuj142782:45586457mvo
11.po考试2皂化反应中氧含量超标爆炸 工艺水断流 石灰乳断流 氯醇断流 62. 氯醇管线所用材质是 不锈钢 钛 碳钢 四氟 63. 石灰乳管线所用管线是 不锈钢 钛 碳钢衬聚丙烯 四氟 64. 皂化塔盘中心距为( )排布 正三角形 正方形 直线 杂乱 65. P11104工作液流量()M3/h。 0.5-1.8 0.6-1.8 0.7-1.8 0.8-1.8 66. 皂化jvzq<84mu0}kz7hqo1|n1Zh7gnGG0jxrz
12.消防知识100题69、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 答案:B 70、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C)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阀门关掉 答案:B 71、失效的灭火器应该如何处置 A)丢弃 B)卖给废品回收站 C)交给灭火器供应商回收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4::573:6/j}rn
13.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5.我国宗教的主要特征 即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长期性,指出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社会主义时期将会长期存在。群众性,指出了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是一种群众性的存在。民族性,主要是指我国是jvzq<84v|d4inkwe0et0kwkq13627863924ivv
14.2019安全生产技术必背考点: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3个)1.爆炸现象的特征: (1)爆炸过程高速进行。 (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 (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2.爆炸的分类 1)按照爆炸的能量来源分类: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jvzquC41o08457hqo1gr1snujw5gwmfq1462;:6137715=9933:/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