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六个特征”和“六个能力”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多源

单位丨深圳市维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数据流量呈几何级增长的态势。《中国大数据白皮书(2020)》显示,2020年全球生产的数据量将达到47ZB(1ZB=10亿TB=1万亿GB),到2035年将达到2142 ZB;中国产生数据量将达到全球数据量的五分之一。

全球每年产生数据量估算图

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结点,比起坐拥庞大的数据信息,能够掌握对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融合和智能化处理的技术似乎更重要。有学者指出,数字化社会一旦形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基于数据来描述,这些描述出来的信息将成为智慧成长和决策判断的依据。

社会数字化的形成仍需一定的时间,大数据智能分析要达到我们梦想的高度,紧跟大数据技术发展,更应当注重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大数据智能分析的特性以及所需具备的能力,从而为大数据智能分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将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大数据智能融合发展的“六性”

2014年中国就开始在布局大数据发展,之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措施,国内业界和民众对大数据认知也从“膜拜”“新鲜”“玄乎”等认知觉醒。大数据的价值点在于其在垂直领域和场景的应用,通过应用,将不同的多源大数据进行打通,在融汇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其成长和挖掘价值。因此,我们应赋予大数据智能分析以下“六性”,从而为其注入内涵和生命力。

一是差异性

二是共享性

大数据技术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困境,打通信息流通动脉,盘活数据潜在价值,推动各行业、部门之间形成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布局。

三是准确性

四是技术性

大数据实现了多源数据多端口接入,同时垂直领域的应用需求嵌入不同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是个“技术活”。

“维度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五是权威性

依托权威、合法、多源的一手数据资源,进行多源数据智能分析结果的展示内容、发布数据具备权威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是前瞻性

可以说,大数据智能融合发展的“六性”,相互补充,互为存在,差异性和共享性是大数据智能分析的“秉性”;准确性和技术性是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手段和方法”;而权威性和前瞻性赋予了大数据智能分析更多的“未来”属性。

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六个能力”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公司,也有各种类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平台和管理平台,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以数据为元素的大数据智能分析,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要素,是垂直领域创新应用的典范和落脚点。提升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应用服务能力,让大数据变得“高质量、易使用、有价值”,需要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多源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只有实现对大量不同结构的原始数据准确、实时的采集,并实现对不同结构数据的融合标准化处理,才能保证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源头“正本清源 ”。

二是数据挖掘算法能力

数据挖掘和算法将集群、分割、孤立的分析,通过内部探讨和挖掘,通过各类工具,能够从文档、照片等非结构数据中提取智能数据信息,解决好数据量和速度的问题,成为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内核助力。

三是预测分析能力

数据挖掘算法让数据分析能够更好的理解数据,通过建模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可预测性的判断尤为重要。 可以说,预测分析能力是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本身要义。

四是数据质量管理能力

通过对不同平台、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有效智能管理和实践,从而构建合理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是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关键。

五是可视化能力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智能分析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可视化可以直观的展示数据,让数据动起来,让数据自己说话。

模拟数据,仅供参 考

维度智慧文旅大数据应用平台

六是智能分析技术产品化能力

数据产业发 展至今,数据分析技术已不再是护城河。 未来数据是竞争要点,应用场景是关键,当务之急是技术服务化、服务平台化、平台产品化,让智能分析技术尽快实现商业化落地。

未来,大数据将在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智能分析尤为关键和重要。清晰理解大数据智能融合发展的六个特性,掌握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六个能力,透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把控行业发展的脉搏,掌握竞争主动权,才能更好的“谋定而后动”。

维度数据(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价值发掘和数据开发应用的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及公众提供数据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维度数据秉承科技引领、融合发展的理念,深耕数据产业及相关技术应用,整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多源数据的标准化应用问题,在统计咨询、产业研究、评估决策、商业应用等诸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可信赖的数据产品、行业解决方案与咨询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协助客户全面提升决策质量、治理水平与竞争优势。

维度数据坚持创新驱动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推动数据服务领域的变革,聚焦前沿技术引领数据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化智能应用的行业典范,构建全新的数据服务价值生态,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智能服务品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范文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疑会对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医疗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将解决以往无法解决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并且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今后相关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1.2医疗大数据的特点 医疗大数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数据巨量化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66/j}rn
1.大数据是什么的数据挖掘|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大数据是指在体量、速度和种类上都超出传统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集,数据挖掘是从这些大数据集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和过程。大数据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大体量、高速度、多样性、真实性。大体量指的是数据的规模巨大,以PB、EB甚至ZB为单位;高速度指的是数据生成和处理的速度极快,如实时数据流;多样性指的是数据来源多样,jvzquC41yy}/hjstwct/exr1dnuh1jwvkerf1?6673<0
2.干货|详解数据治理体系根据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制定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大数据的标准体系框架共由七个类别的标准组成,分别为:基础标准、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平台和工具标准、管理标准、安全和隐私标准、行业应用标准。本文主要阐述其中的第二个类别:数据标准。 jvzquC41yy}/7=hvq0ipo8|gdcw03=:50jznn
3.计算机学院迎70周年校庆“四个面向”系列科技成果展之二:大数据陈云亮副教授团队,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的智能健康监测。首先,利用局部二值模式、主成分分析和ReliefFt特征选择算法提取无人机影像数据(图6)、气象数据和机械数据的特征;然后,应用具有一个隐藏层的多层感知器建立输电线路健康水平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2013年至2016年南方电网的在线监测数据开jvzquC41eu4dwp3gfw4dp8nphq523=9158<:0qyo
4.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下图给出了智慧校园内涵、特征与主要技术载体之间的联系。 四、智慧校园的发展策略 发展智慧校园,必然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策略,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中引领教育信息化继续向前发展。当前,发展智慧校园要重点考虑五个要素。 1.把智慧校园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加强信息化的凝聚力与协同力 jvzquC41yy}/gwfgc0kew7hp1r~{vwjy1igpfnsilkgp{~4423;hd}x1ectlcxknkgp3:6333723:4423;.3:2381834;>0jvsm
5.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发生了重大改变B.管理和决策模式由“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C.大数据是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引擎D.大数据的影响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8d9dg8fk6;f::d5
6.Hadoop学习笔记——大数据概述(1)这四个特征称之为大数据的4V特征。 2. 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 技术驱动 存储方式: 文件存储 => 分布式存储 大数据有数据量大的特点,对应的我们的存储方式会从文件存储变为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可以将大的文件拆分成若干个block(块),不同的块存放到不同的地方。为了提高可靠性,相对应的我们还需要保存每个块jvzquC41dnuh0lxfp0tfv8qv74881jwvkerf1mjvckrt1:6;399339
7.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主要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海量数据的分析计算问题。 (二)大数据的特征 jvzquC41fg|fnxugt0gmk‚zp0eun1jwvkerf1::34;:8
8.张春艳: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理论在当今时代,由于快速的社会变革而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真正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即对风险难以进行有效预测与控制。鉴于此,政府管理者乃至社会公众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成为改善公共安全治理效果的关键。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数据与信息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6524:71e478;9:/487:8<860jznn
9.数字化转型与“一体化”税收风险管理新体系的建构四是智能算法的创新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税收风险特征,进一步提升涉税风险感知能力,从原有以业务数据集成、人工线索上报为主的风险识别模式,提升为融合非结构化数据智能算法分析、应用操作行为洞察等在内的智能感知特征识别模式,利用智能算法将纳税人相关业务数据和操作行为作为风险智能感jvzq<84evk4dvj}0qtm/ew4zu{p41uq{l5532;8291z32;82938`3:7;33>/uqyon
10.大数据思维的“三性三化”特征大数据思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维度思维,就像牛顿、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之后,数学科学才从初等数学上升到高等数学。 大数据思维具有六个特征,即资源性、相关性、全局性以及定量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简称“三性三化”。 在大数据时代,应该具备怎样的大数据思维,才能引领人们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呢? jvzquC41yy}/rjqo{q{/exr1pf4kuyDk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