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界的“卷王”: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驯鹿地衣不像其他地衣那般“高冷”,或远在深山中,或深在论文里。驯鹿地衣其实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

早在唐代中医药名著《本草拾遗》中就出现过:石蕊,生太山石上,如花蕊。为丸、散服之。

中医中所提到的“石蕊”其实就是驯鹿地衣的枝状体。此外它还有可食用、做隔音材料、做装饰物等多种用途。同时也是驯鹿在冬季的主食。

看名字就应该知道,“驯鹿地衣”一定和“驯鹿”有所关联。其实驯鹿地衣正是驯鹿在冬季的储备粮。所以不用担心圣诞老人的驯鹿在冰天雪地里饿肚子了。

驯鹿地衣十分耐寒,即便进入寒冬被掩埋在冰雪之下,仍然能够减缓代谢进入“休眠”模式,等待气候好转,水分充足时,迅速恢复光合及呼吸活性。

但是驯鹿地衣却没料到,它躲得过严寒,却躲不过嗅觉灵敏的驯鹿。即使埋藏在雪下,也能被准确地翻出来吃掉。

驯鹿地衣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非常高,驯鹿食用后可以提高御寒能力,所以对它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冬日储备粮。

当鹿群吃完它们发现的这一片地衣之后,会自发地去寻找下一片地衣从。我国古老的使鹿部落鄂温克族,就是随着驯鹿,形成了“逐草而居”的生活习惯。

现在在内蒙古根河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游客可以参与投喂驯鹿的活动,用于投喂的,正是鹿群喜欢的驯鹿地衣。

仔细看一下驯鹿地衣的枝状体部分,是不是非常像迷你的鹿角呢?也许,在它们鹿界,也流行“以形补形”吧。

除了驯鹿钟情于驯鹿地衣之外,饕口馋舌的人类当然也不会错过。

但人类可没有驯鹿那么强大的胃,直接食用新鲜的驯鹿地衣,可能会导致强烈的胃痛。

聪明的人类岂会这么轻易地放弃潜在的美食。为了使驯鹿地衣可食用,人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反复浸泡蒸煮、制作面包或是酿酒等等。

在挪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叫做勒罗斯(Røros),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驯鹿地衣的种种绝妙搭配。

来上一大块厚实的驯鹿肉排,佐以一瓶以驯鹿地衣为原料制作的,叫做“Aquavit 生命之水”的烧酒,再来口用驯鹿地衣制作的面包,马上体验到极致的北欧风味~

如果到了晚上,你可以去寻找同在挪威境内的一家叫做Himkok的酿酒厂酒吧,这里世界调酒师的朝圣地。

在这里,经验丰富且极富创意的调酒师,将驯鹿地衣与糖、夏布利酒一起加热,煮成糖浆,再添加进甜菜根鸡尾酒之中,既增强了甜菜根的天然甜味,同时也为鸡尾酒增添了几分清爽。在微醺中,品味挪威的风土文化。

如果还想来点甜品和纪念品,可以去爱沙尼亚寻找这种由驯鹿地衣和巧克力完美结合的手工巧克力。

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猎奇的黑暗美食家,可以去北极看看。

北极的原住民,会在驯鹿吃了驯鹿地衣之后,将驯鹿杀死,再从驯鹿的胃中取出未消化完的驯鹿地衣,加入血液再发酵几天之后煮熟食用。

或许这种吃法粗犷了些,但在蔬菜匮乏的北极,获取营养才是首要的。

据说驯鹿地衣的味道类似于蘑菇和泥土的味道。或许它没那么美味,但和驯鹿同样的选择理由,它的高营养成分正是被纳入人类菜单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趋势预测报告《The Future 100》中也提到:若发生粮食危机,备选食品中名列前茅的就是驯鹿地衣。

驯鹿地衣除了出现在餐桌上,还可能出现在你周围的某一面墙上。

天然驯鹿地衣具有理想的吸音特性。高度多孔的结构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具备卓越的吸声效果,能够替代合成材料来有效降低噪音。

瑞典一家名为Nordgröna的公司,将预处理过的驯鹿地衣染成各种颜色,制成5 x 5 厘米大小的像素格,可以自由组合成任何图案,用来装饰墙面。

这种自然生长的材料通过调节自身湿度来保持蓬松,并且不需要维护——无需浇水、无需修剪、无需阳光,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噪音,还兼具良好的防火性能。这种由天然驯鹿苔藓制成的吸音器现已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和公共场所。

此外经过处理的驯鹿地衣还可以用作建筑模型中的景观表现,也可以经过DIY组合成一幅装饰画或者用于装饰家具。

驯鹿地衣蓬松柔软的质地予人安宁祥和。有艺术家曾经用它铺满画廊的一整面墙和一个房间。当驯鹿地衣干燥时,会收缩并褪色;当装置被浇水时,则会膨胀,再次变色,并且使整个空间充满特殊的香气,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带入我们的生活空间。

驯鹿地衣之于人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它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常被用作污染指示物。

萨米人和前面提到的鄂温克族一样,也是世界上少数的使鹿部落之一。他们和驯鹿互相依存,驯养驯鹿的同时也食用鹿肉,而驯鹿恰好以驯鹿地衣为食,于是一条食物链便形成了。

放射性物质在驯鹿地衣中堆积,又被驯鹿食用,最后则会通过鹿肉流入人类体内。

因此当时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测该地区的驯鹿地衣中的放射性铯浓度,来判断这片的地区的鹿肉是否可以交付食用。即便到了1990年代末,该地区的地衣中仍然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放射性。

这十分引人深思,人类对自然做的恶终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反噬到自己身上。或许,通过了解驯鹿地衣,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共生。

驯鹿地衣生长极其缓慢,大概每年只会生长几毫米,我们所能见到的一整片的驯鹿地衣,可能已经努力生长了几百年,如果被过度采摘或者被食草动物过度取食,都需要其再耗费数十年来恢复生机。因此即便其再美味、用途再丰富,在无资质准许的情况下,也请不要随意采摘,让其在密林之中自由生长。

Reference:

Ravenous in Røros, Isabel Palmer

ABOUT.

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机构,以“跨界促生变革”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科学艺术家们的研究与创新平台,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间的高度交叉融合。中心集创作与传播为一体,推动科学知识的大众普及。

THE END
0.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 C、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 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1ujoukhnfa7<2d
1.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灌木是优势种,可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光照等,B正确;C、竞争的激烈程度,跟物种多样性没有太大的关系.跟食物、领地等资源与种群内个体数量有关,C错误;D、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D错误.故选:B.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1ujoukhnfac735>>f94964;9:he?ffA8;2:jcf=9de1
2.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属于原生演替,也属于自养演替 B.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先增后减,但次级生物量逐渐增加 C.这个演替的先锋植物是地衣 D.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到顶极群落达到最强 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8l97Aj4d6kfd=;84;ge9o7356jg4m7930nuou
3.A.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A、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 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群落的演替 专题: 分析:1、群落演替的原因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1ujoukhnfa9<3:ljd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