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发布脊椎动物较上次评估增加种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现场展示区,展示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保护工作。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5月22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和高等植物卷(2020)。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与上一次物种评估工作相比,本次评估的物种数量有较大增加,涵盖了高等植物39330种,较上一次增加4880种;脊椎动物4767种,较上一次增加410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介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际上最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评价物种灭绝风险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相继出版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等。2013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别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这些名录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张涛表示,由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依然有一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一些重要生态系统退化,珍稀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物种现状评估,及时掌握受威胁情况并制订红色名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张涛表示,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力度不断加大、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进化和保护等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新的物种、新的分类阶元和新记录被相继报道。因此,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于2020年再次联合开展了红色名录的更新评估,最终形成此次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和高等植物卷(2020)发布。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他介绍,本次评估中,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本次评估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受威胁物种的变化情况。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但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整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需要各方继续共同努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PDF《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PDF,附件 —— 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院 二○一三年八月   — 3 —目录 第一章 背景 5 1.1 中国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现状 5 1.2 IUCN 红色名录方法的应用 6 第二章 评估方法 8 2.1 评估等级和标准 8 2.2 评估过程 12 2.2.1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62<4:25=17=6292633:50ujzn
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发布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最新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封面。 中科院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当天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宣传活动上,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hp8724551767413613;5820yivvq
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发布高等植物较5月22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宣传活动在昆明举办。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eospdrqg1kteg3jvor@exsvgpzJfF=868?23;=677964@:22
3.我国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赵竹青)5月22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宣传活动在昆明举办。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开展生物多样性濒危现状评估和红色名录制订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界的共识,是各国政府制订生物多样性jvzquC41yy}/kvqkpg4dp8sgyu5kkwllk1814<4274863;;642840qyon
4.多刺绿绒蒿:山野的娇艳星辰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近危(NT),因此,保护多刺绿绒蒿不仅是保护一种植物,更是保护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近年来,各地环保组织和研究机构加大了对这种植物的保护力度,推动了栖息地的恢复与修复工作。在高原地区,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绿绒蒿保护项目,旨在维持这一物种的可持续发展jvzquC41um~z0zmpw0kew7hp1s€h{||f{z~dlƒ~|jnt{8nphq522?6132=30qyo
5.新时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进展及建议新浪财经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结果显示,在39330种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物种共计4088种,占比10.39%;在4767种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物种共计1050种,占比22.0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7/245eql2kpe~{tjx:;3612>3ujvsm
6.集中教务(3学时) 7第8讲 濒危植物保育与IUCN红色名录-覃海宁(3学时) 7第9讲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服务功能-蒋志刚(3学时) 8第10讲 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蒋志刚(3学时) 9第11讲 野生动物疾病与濒危物种保护-蒋志刚(3学时) 9第12讲 外来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蒋志刚(3学时) 9第13讲 全球变化背景下物种与生态系统保护-jvzquC41ly~l0~hcu0gd0ls1eq{sun4eqwxtgyqcp1747A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