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在鞭寄生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经过全面的资料查询和数据整理,利用质体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和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对鞭寄生科(Hydnoraceae)鞭寄生属(Hydnora)植物开展了系统发育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Phylogenetic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Hydnora abyssinica plastomes provide evidence for hidden diversity within Hydnoraceae为题,发表在《BMC生态与进化》(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鞭寄生科包含鞭寄生属和牧豆寄生属(Prosopanche)两属。前者从南部非洲分布到阿拉伯半岛和马达加斯加,后者从南美洲分布到中美洲。该科是根寄生的全寄生植物,是最古老的寄生被子植物谱系之一,隶属于胡椒目(Piperales),与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细辛科(Asaraceae)、囊粉花科(Lactoridaceae)一起构成该目中有花被的分支。鞭寄生科植物在被子植物中颇为独特,这是由于它们的形态特征极度丧失,如叶子或鳞片缺失以及释放腐烂气味、吸引甲虫授粉的能力,因而被描述为“地球上最奇怪的植物”。

根据《热带东非植物志》(Flora of tropical East Africa,FTEA),在肯尼亚已记录到三个物种,即光被鞭寄生(Hydnora. sinandevu Beentje & Q. Luke)、东非鞭寄生(Hydnora. abyssinica A. Braun)和鞭寄生(Hydnora. africana Thunb)。这些物种通常被用作药物和食物来源,而它们的根可以用来制作革制品。东非鞭寄生在该科植物中的分布范围最大(从非洲南部分布至东非北部)。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鞭寄生科植物的种间质体多样性,报道了来自肯尼亚的7个新的东非鞭寄生的质体基因组,并将它们与来自纳米比亚的东非鞭寄生和来自阿曼的阿拉伯鞭寄生(H. arabica Bolin & Musselman)的质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基于鞭寄生科植物更广泛的采样和质体基因组重建,本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质体基因组结构、密码子偏好性以及系统发育等内容。

该研究报道了肯尼亚东非鞭寄生的第一个质体基因组。它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编码24个独特的基因。根据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来自肯尼亚的东非鞭寄生为单系群,且与纳米比亚的东非鞭寄生和来自阿曼的阿拉伯鞭寄生一起形成一个分支。然而,东非鞭寄生作为一个整体与阿拉伯鞭寄生嵌套,为并系群。这一成果得到了不同结构的质体基因组共同验证以及遗传距离估计的支持,并揭示了非洲鞭寄生属物种中潜在的多样性。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和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支持。

图1. 肯尼亚东非鞭寄生的质体基因组和它的花

图2. 基于83个质体-位点数据集的肯尼亚东非鞭寄生的系统发育位置

THE END
0.豆科的分类原因及其特征豆科植物全世界约有18 000种,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除了上述可以吃的豆以外,还有很多药用、材用、观赏,或没什么用的别样的豆。无论长在树上的、结在草上的、还是挂在藤上的,甚至伸到地下的(落花生),它们都有相似的豆荚,这样的果实称作荚果。荚果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性状,虽然豆科植物众多,长相各异,广泛分布于全球jvzquC41yy}/zrsi74>/exr1nkrvp869336577mvon
1.浙江植物志(新编第7卷萝藦科《浙江植物志(新编第7卷 萝藦科-胡麻科)》记载了浙江省野生或习见栽培的被子植物(萝藦科至胡麻科)19科,187属,476种(不计种下分类群,但浙江无原种的种下分类群以种计)。其中包括本志作者自《浙江植物志(新编)》编著项目启动以来发表的新分类群(新种、新亚种和新变种)9个,新组合3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6个,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25?9:1
2.陕西师范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zhangxiaohuiHome张小卉,zhangxiaohui,陕西师范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被子植物科属综论张小卉,jvzquC41hcivn}~0uptv0niw0et0|qfpizobqqzk1gt0ut}z179:9A4eqpzfp}4562;587mvo
3.中外科學家通力協作構建被子植物最完整“生命之樹”繼2019年在《自然·植物》發表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后,這個團隊又開展了被子植物科級水平最完整取樣的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 “研究以裸子植物8個目12科77屬162種為外類群,選取不分綱或亞綱的目級系統第四版承認的被子植物416個科,以及被子植物系統發育網站認同的17個科,覆蓋全部433科2024屬4660jvzq<84hkpgoen3rgqvmg7hqo0io1KNI71t21;5431722:4e3265/<748;>:2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