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设计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3.1.2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区别。裸子植物具有以下特征: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被子植物则具有以下特征:种子有果皮包被;具有花和果实;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区别,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层次: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于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所了解。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一。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然而,对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3.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应注重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巩固基础;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为学生深入学习后续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课本。

3.实验器材:准备植物标本、显微镜等实验器材,以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加深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征的理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区别”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种子植物的果实,引发学生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其区别,结合实物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THE END
0.考点透析11种子植物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种子植物是通过种子进行生殖的生物 1. 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1)代表植物:松、柏、杉、银杏、苏铁 (2)生活环境:陆地 (3)形态结构:一般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4)与人类的关系:木材、防风固沙、涵养水分、食用等 2.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1)代表植物: 单子叶植jvzquC41yy}/uqnogpmzwjs0eqs0|qnujkjjcw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