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植物别称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黄柏(植物别称)一搜狗百科基本介绍 【汉语拼音】huangbo (“柏”是多音字,不能 把“黄柏”误读为u a ngb &或hu & ngb 6 )【拉丁文名】 CortexPhellodendriChinensis 【英文名】AmurCorktreeBark【别名】黄篥、元柏、篥木、篥皮。【科属】芸香科,黄篥属 黄柏 【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 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 平坦或具纵沟纹, 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 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 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关黄柏厚24mm o外表面黄绿色

2、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 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黄色 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 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 汗骨蒸。【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鉴别】(1)本品粉末绿黄色或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 1638以m,常成束, 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以m,有的呈 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约至24以mi (

3、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醍10ml,振摇后,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加热回 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充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 酸小篥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以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 酸乙酯一异丙醇-甲醇一浓氨试液(6:3:1 o 5:1 o 5:0o 5)为 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由,晾干,置 紫外光灯(365nm

4、)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分类系统Vitae 三域系统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统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统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蔷薇亚纲 RosidaeCronquist 系统无患子目 Sapindales Cronquist 系统芸香 科 Rutaceae Cronquist 系统飞龙掌血亚科 SubFam. Toddalioideae Engler 系统的芸香科 Rutaceae黄篥属 Ph

5、ellodendron Engler 系统的芸香科 Rutaceae黄篥 Phellodendron amurense Engler 系统的芸香科 Rutaceae 别名秃叶黄篥、黄篥、元柏、篥木、黄菠萝形态特征黄 集 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 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 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柄短;小叶5-15枚,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 长3-11cm,宽1.5-4cm , 先端长渐尖,叶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齿, 齿缝有腺点,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仅中脉基部两 侧密被柔毛,薄纸质。雌雄异株;圆

6、锥状聚伞花序,花轴及 花枝幼时被毛;花小,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生花瓣外,花丝基部有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小鳞片状;雌蕊 1 ,子房 有短柄,5室,花枝短,柱头5浅裂。浆果状核果呈球形, 直径8-10mm ,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内有种子2-5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黄皮树黄柏落叶乔木,高10-12m。树皮外观棕褐色,可见唇形皮孔,外层木栓较 薄。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 7-15 ,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 卵形,长9-15cm ,宽3-5cm ,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 圆形,不对称,近全缘,上面中脉上具有锈色短毛,下面密 被锈色长柔毛,小叶厚纸质。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

7、序轴密被短毛。花紫色;雄花有雄蕊5-6,长于花瓣,退化雌蕊钻形;雌花有退化雄蕊5-6,子房上位,有短柄,5室,花柱短,柱头5浅裂。果轴及果皮粗大,常 密被短毛;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 l-1.5cm ,密集成团, 熟后黑色,内有种子 5-6颗。花期5-6月,果期10-11月。川黄柏 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干皮暗灰棕色,幼枝皮 暗棕褐色或紫棕色,皮开裂,有白色皮孔,树皮无加厚的木 栓层。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7-15片,长圆形至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圆形,上面暗绿色,仅中 脉被毛,下面浅绿色,有长柔毛。花单性,淡黄色,顶生圆 锥花序。花瓣5-8 ,雄花有雄蕊5-6枚,雌花有退

8、化雄蕊5-6 枚,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5裂。浆果状棱果肉质,圆球 形,黑色,密集成团,种子 4-6,卵状长圆形或半椭圆形, 褐色或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6-10月。关黄柏与川黄柏 的主要区别为树具有加厚的木栓层。小叶5-13片,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边缘有个明显的钝锯齿及缘毛。花瓣 5;雄 蕊5;雌花内有退化雄蕊呈鳞片状。花期 5-7月,果期6-9 月。种植栽培1.选地、整地 黄柏 黄柏为阳性树种, 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 量较高的地方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 壤比较肥沃、潮湿的地方种植。在选好的地上,按穴距 3-4 米开穴,穴深30-60厘米

9、、80厘米见方,并每穴施人农家肥 5-10千克作底肥。育苗地则宜选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 肥沃湿润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20-25厘米,充分细碎整平后,作成1.2-1.5米宽的畦。2.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1)种子繁殖春 播或秋播。春播宜早不宜晚一般在 3月上、中旬,播前用40 C温水浸种1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60天,待种子裂口后,按行距 30厘米开沟条播。播后覆土,楼平稍 加镇压、浇水,秋播在 11-12月进行,播前20天湿润种子 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千克。一般4-5月由苗,培育1-2年后,当苗高40-70厘米时,即可移

10、栽。时间在冬 季落叶后至翌年新芽萌动前,将幼苗带土挖由,剪去根部下 端过长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 使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2)分根繁殖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1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冻后扒 出,截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能露生 地面,插后浇水。也可随刨随插。1年后即可成苗移栽。3.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苗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一般在苗高7-10厘米时,按株距 3-4厘米间苗,苗高17-20厘米 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2)中耕除草一般在播种后至由 苗前,除草1次,生苗后至郁闭前,中耕除草2次。定植当年和发后2年内,每年夏

11、秋两季,应中耕除草2-3次,3-4年后,树已长大,只须每隔2-3年,在夏季中耕除草 1次,疏松土层,并将杂草翻入土内。(3)追肥育苗期,结合间苗中 耕除草应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入畜粪水 2000-3000千克, 夏季在封行前也可追施 1次。定植后,于每年入冬前施 1次 农家肥,每株沟施10-15千克。(4)排灌播种后由苗期间及定 植半月以内,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也应及时浇水降温,以利幼苗生长。郁闭后,可适当少浇或不浇多雨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烂根。病虫害防治(1)锈病5-6月始发,为害叫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喷雾。(2)花椒凤蝶5-

12、8月发生, 为害幼苗叶片。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即寄生蜂抑制凤蝶发生;在幼龄期,用 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 喷施。止匕外,尚有地老虎,蚂虫和蜡螭等为害。栽培加工K植 物/动物形态力1 .黄篥为落叶乔木。树皮淡黄褐色或淡灰色, 木栓层厚而软,具不规则的纵向深沟裂。叶对生,羽状复叶 对生,小叶5-13 ,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缘有细锯齿或波 状,具缘毛,上表面暗绿色,叶背灰绿色。圆锥花序顶生, 花小,黄绿色,单性异株,集成顶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5;雄花有雄蕊5,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鳞片状。核果 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有特殊香气。花期5-6月份, 果期7-10月份。分布于

13、东北、华北。生于山林或山谷溪流 附近;有栽培。2.黄皮树树皮暗灰棕色,木栓层薄;小叶 7-15片,卵状披针形,叶背密被长柔毛;花紫色。分布于 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江西省、浙江省、广西省等地。生于山沟杂木林中;有栽培。K药材产地黄篥主产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以辽宁省产量 大,商品称关黄柏。黄皮树主产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 陕西省,以四川省、贵州省产量大,质量优,商品称川黄柏。K栽培黄篥喜凉爽气候,耐寒,怕涝;宜选土层深厚、肥 沃、湿润的平缓河谷地带种植,沼泽地、重粘土不宜栽种。 用种于繁殖,于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堆放 2周后搓去果皮, 洗净,取种子阴干。秋播于 10

14、月份下旬,采用当年新鲜种 子;春播在3-4月份,播前1-2个月份需将种子与湿砂混 合,放在0-10摄氏度下处理后,按行距约30厘米条播或撒 播,播后覆薄土及盖稻草,每亩用种量2-2.5公斤。约30天由苗,揭去盖草,苗高 10-15厘米时定苗,株距10-15 厘米,第二年春季或秋季移栽,行株距3mx 3nl也可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进行杆插繁殖,第二年春、秋季移栽。幼苗 期勤除草松土,适时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当年 和其后两年,每年中耕除草 2-3次,入冬前追施一次堆肥。 主要病虫害有锈病,发病期喷敌锈钠400倍液;凤蝶于冬季捕蛹或三龄后喷300倍青虫菌防治。栽培研究进展:略K采 收加工力立

15、夏至夏至间采收栽植10年以上的树皮,趁鲜刮去粗皮,晒干。K药材贮藏定植15-20年采收,5月上旬至 6月上旬,用半环剥或环剥、砍树剥皮等方法剥皮。目前多 用环剥,可在夏初的阴天,日平均温度在22-26C左右,此时形成层活动旺盛,再生树皮容易。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 用刀在树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围绕树干坏割一圈,再纵割一刀, 切割深度以不损伤形成层为度, 然后将树皮剥下,喷10 X 106阻噪乙酸,再把略长于树段的小竹竿缚在树段上,以免塑料薄膜接触形成层,外面再包塑料薄膜两层,可促使再生新树皮;第2、3年连续剥皮,但产量略低于第 1年。注意剥皮后 一定要加强培育管理,使树势很快复壮,否则会由现衰退现

16、 象。剥下的皮,趁鲜刮掉粗皮,晒至半干,再叠成堆,用石 板压平,再晒至显黄色为度,不可伤及内皮,刷净晒干,放 置干燥通风处,防霉变色。中药属性黄柏 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苓、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苓、黄连;疗黄疸合桓子、茵陈;如配苍术、牛 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 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 于带下阴肿。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 用;内服配黄苓、桓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 末撒敷。【摘录】中国药典 入药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黄篥 或黄皮树的树皮。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

17、.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 敷或煎水浸渍。禁/宜人群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炮 制方法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炒干。黄柏炭:取黄柏丝, 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地理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华北。2.分布于陕西南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广西等地。 等级标准1.川黄柏一等:呈平板状,去净粗栓 皮,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面暗黄或淡棕色,体轻、质较坚硬,断面鲜黄色,味极苦,长 40厘米以上,宽15厘米以 外。二等:树皮呈板片状或卷筒状,长宽大小不分,厚度不 得薄于0.2厘米,间有枝皮,其余同一等。2.关黄柏:树皮呈片状;表面灰

18、黄色或淡黄棕色,内表面谈黄色或黄棕色, 体轻、质较坚硬,断面鲜黄,黄绿或淡黄色。味极苦,无粗栓 皮及死树的松泡皮。药材鉴定性状鉴别(1)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 1-7mm o外表面黄绿或 淡黄棕色,平滑,残留栓皮呈发棕色或灰白色,稍有弹性。 内表面暗黄色或浅黄棕色,有细密的纵行纹理。体轻,质硬 脆,断面绿黄色或淡黄色,皮层部位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 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2)川黄柏树皮呈浅槽状或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 1-6mm ,外表 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具纵沟纹,残存栓皮厚约0.2mm , 灰褐色,无弹性,有唇形横生皮孔,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19、, 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皮层部位略呈颗粒状, 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气微,味极苦,嚼 之有粘性。均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1)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 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皮层狭窄,不及皮厚的1/5, 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不规则类多角形,有 的分枝状,细胞壁极厚,孔沟可见,层纹明显,胞腔小,纤 维群较少,散在。韧皮部射线宽2-4列细胞,稍弯曲;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排列成层带,纤 维黄色,壁极厚,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众多。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2)川黄柏(黄皮

20、树)树皮横切面构造同关黄柏,区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余列,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皮层占皮厚的1/5-1/3 ,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粉末特征(1)川黄柏粉末金黄色。纤维 及晶纤维较多,呈鲜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碎断,纤维 边缘微波状,直径18-32以成壁极厚,有的较薄,纤维束周 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鲜 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为不规则分技状,较大,长至200以成也有类多角形或短梭形,壁极厚,层纹细密,少数 较薄。草酸钙方晶较多,呈类双锥形、多面体或方形、长 方形,直径8-25以mi粘液细胞类圆形。淀粉粒单粒呈 球形,直径3-8以成 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筛管分

21、子端壁斜,有复筛板,通常由 6-7个筛域组成。木栓细胞 有时残存,壁稍波状弯曲。(2)关黄柏粉末呈绿黄色或黄色。 特征同川黄柏,但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纺锤形或略作 不规则分枝状,长约至 170以m,壁极厚,层纹极细密,少数 分枝状石细胞壁较薄。理化鉴别黄柏(1)取本品粉末0.5g ,加甲醇10ml ,水浴温热数分钟,放冷,滤过,取 滤液1ml,加稀盐酸lml与漂白粉少量,显樱红色。(检查小 篥碱)(2)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乙醇 2-3滴,加稀盐酸或30%硝酸1-2滴,加盖玻片,片刻后镜检,见黄 色针晶簇。(检查小篥碱)(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醍10ml, 冷浸,浸由液蒸去乙醍,

22、残渣以 lml冰醋酸溶解,加硫酸 1 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检查黄柏酮)(4)薄层色谱取 本品粉末0.2g ,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 ,滤过,滤 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篥碱,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g 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别点样子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 1: 2)展开,取由,晾干, 紫外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 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商品规格商品按产区分 为关黄柏和川黄柏。川黄柏分二个等级,一等:呈平板状, 去净粗栓皮,长 40cm,宽15cm以上;二等:长、宽大小 不分,厚度不得薄于 0.2cm

23、,间有栓皮,余同一等。 医学 作用【化学成分】关黄柏主要含小篥碱约 1.6%,尚含掌叶防 己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酮、蝙蝠葛任碱、白括楼碱、 木兰碱、柠檬苦素等.根皮分离由小篥碱约 9%,尚含药根碱、 黄柏碱、白括楼碱.川黄柏小篥碱含量较高,达 3%.化学 成分研究进展:略【理化鉴别】1.小篥碱反应:取粉末或切片,力口 70%乙醇1滴,片刻后加稀盐酸或 30%硝酸1滴 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小篥碱盐酸盐或硝酸盐).2 .取 粉末1g,加乙醍10ml,冷浸,滤液挥去乙醍,残渣加冰醋酸 1ml和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黄柏酮反应).3 .薄层层析:1.黄柏(商品)2.黄柏(商品)3.川黄柏

24、4.关黄柏5. 巴马汀6.小篥碱样品液:取本品粉末 0.1g,加甲醇5ml,置水 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供试.对照品液: 取黄柏对照药材粉末 0.1g同上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 小篥碱、巴马汀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 为对照溶液.展开:硅胶 G薄板,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 醇(6 : 3 : 1.5:0.5展开,展开时展开缸一侧槽中加入展开剂, 另一侧槽中放入等体积浓氨溶液 ,展距8cm .显色:置紫外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显 相同的荧光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药理作用】1.黄柏水煎剂或醇浸剂在体外对金黄色

25、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 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 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 明、黄柏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另外,黄柏煎剂、水浸剂于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 阴道滴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 .黄柏去掉小篥碱的提取物皮下注射或灌服,对阿司匹林或结扎幽门引起的大 鼠胃溃疡有显着抑制作用, 对小鼠应激性溃疡也有效.3.关 黄柏流浸膏腹腔注射,对麻醉猫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心率 则无影响.止匕外,黄柏尚有解热、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 用.临床运用1.治疗流行性脑

26、脊髓膜炎用黄柏制成的流浸膏(每毫升相当生药黄柏 1g), 3岁以下每6小时服3ml, 3岁以上4-6ml ,成人6-lOml。治疗2O例,年龄最大 24岁,最小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8天,全部治愈。轻症治 疗后1天即好转,一般约在治疗 8天后症状与体征消失,约 10天后脑脊液转为正常。 治疗同时仍应予水分、营养及常规护理,并辅以一般对症处理。对于呕吐剧烈的患者,有人试 用黄柏甘草汤(黄柏1两,甘草4钱,加水煎成100ml)作保 留灌肠,首次 50ml ,以后每次30ml ,每6小时1次。待呕 吐停止后,改为内服。治疗 10余例,其中4例自始至终均 采用保留灌肠法,疗效与内服相同。2,治疗细

27、菌性痢疾黄柏 内服黄柏干浸冒(0.13g=生药1g),每次0.4g ,每日3-4 次,治疗31例,全部治愈。又采用黄柏干浸膏(0.2g=生药1g)每次0.9g,每日4次,连服2-3日,治疗25例,治愈 24例。退热平均为2.3天,腹痛及乙状结肠部压痛消失为4天,里急后重消失为3,3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肉眼为4天,镜检为4,7天,粪培养转阴为4,4天。有用盐酸黄柏小篥碱 片(每片含盐酸小篥碱 0.04g ,相当于生药1g),首剂服 0.24-0.32g,以后每4小时服0.12-0.16g,临床症状好转后, 改为每6小时给药1次。治疗菌痢83例,痊愈82例。体温 降至正常平均为1.6天;腹痛消失为

28、4天;里急后重消失为 3.8天,便次恢复正常为3,8天;粪检恢复正常为4,8天;粪 培养阴性为5.4天。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粪检及细菌培养,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对于慢性细菌性痢疾,可用黄柏皮切 碎晒干,研粉过筛,再用 10%酒精泛丸。每次 4g,日服2 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 40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3例肠腔粘膜糜烂经 2-4疗程治愈2例;16例溃疡经第一疗程 愈合者10例,第二疗程愈合者5例,第三疗程愈合者1例; 3例重度充血者,经第一疗程治愈者 2例,第二疗程治愈看 1例;14例一般充血者,第一疗程治愈10例,第二疗程治愈3例,第三疗程治愈1例;仅有由血点者4例,于第一疗 程全部治愈

29、。采用黄柏生药每次1.5-2钱,每日3次,煎服, 疗程8-10天。治疗菌痢156例,痊愈者90% ,基本痊愈者 4.9% ,大使培养转阴率为 96% ,阴转时间多为2-6天。其 近期疗效似较磺胺为优。3.治疗肺炎用0.2%黄柏碱注射液, 每次肌肉注射3ml ,每8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 2-3天, 减为每日注射2次。治疗儿童小病灶性肺炎 6例、大叶性肺 炎1例,患儿热度均干用药后 12-72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炎 症吸收消散平均为9天。实验证明,黄柏碱在试管内对肺炎 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着的抑菌作用。4.治疗肺结核用0.2%黄柏碱注射液3-6ml ,肌肉注射,每日2次,2个 月为一疗程

30、。治疗30例(其中浸润型26例,血行播散型4 例;有空洞者占17例),治后病灶吸收好转者 24例,无变 化者6例,8例空洞缩小。血沉增高的 23例,治后均见减低。副作用有轻微腹泻,注射局部的疼痛,经调整注射液的PH至6.5左右即仅有酸胀感。一般认为黄柏碱注射液对浸 润型渗生为主的炎性病灶有良好的效果,对增殖性病灶则疗 效不显。亦有用黄柏干浸膏每日3g ,分3次食后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例,治愈8例,进步和显着进步各 2例。 一般服药后热度很快恢复正常,咯痰减少,食欲增进,体重 增加。5.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用黄柏小篥碱注射液治疗肝 硬化4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

31、1例,死亡3例;慢性肝炎19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5 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见副作用。6.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每晚清洗阴道后,塞黄柏栓剂1枚(每枚重7g,含黄柏碱0.5g), 4次为一疗程;对阴道宫颈炎患者,隔日使用1枚。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4例,13例转为阴性;单纯宫颈炎 6人,全部 治愈。本药对妊娠及未婚吝,均可使用。7.治疗急性结膜炎用10%黄柏煎液滴眼,治疗儿童患者 474例,每次用1-2ml 冲滴,每日2-3次。由于黄柏质量不同,疗效亦有差别。优 质黄柏的治愈率100%(78例),3-4日治愈;劣质黄柏的治 愈率为55.8%(158例),在3日内治愈者汉 23.96%。8.治疗 慢性化

32、脓性中耳炎采用 20%或30%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 用时先以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而后滴入药液5-10滴,侧卧15分钟。所治76例,有41例合并豉膜中央性穿 孔。治疗效果:痊愈59例,进步13例,无效4例。与0.5%9.金霉素甘油溶液及 4%硼酸酒精溶液作对照,疗效相似。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局部穿刺冲洗后,用黄柏流浸膏的30%稀释液徐徐注入,每侧隔 4日注入1次。治疗10例,治愈8 例,好转2例。10.治疗耳部湿疹用黄柏粉(含小菜碱1.6%)1 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共治疗30例, 涂药1-2次后85%以上患者湿烂面干燥结痂,5-7次后均基本好转或痊愈。11.黄柏所

33、致过敏性药疹曾有 1例患者用开水 冲服黄柏1钱左右,于服药5-6小时后,胸部发痒,继起多 个小疙瘩,并蔓延全身,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 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药理作用黄柏与黄 连同样含较多的小篥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 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抗菌作用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篥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 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 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 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 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34、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 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 )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 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 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 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 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剂量需较黄连大I倍)。在体外对 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 1: 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 2-4天可痊愈。黄柏 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o.

35、抗真菌作用关黄柏和JI黄柏的乙醍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 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 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3.镇咳作用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具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 发油中分得小篥碱和 5, 5 二甲基糠醛醍。4.降压作用黄柏 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着而持久的降压 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 性的。对季镂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 名昔罗匹林(Xylopinin )亦可引起迅速、显着之降压;在I -n 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

36、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 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5.抗滴虫作用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 1混和培养, 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作用黄柏煎剂 6.25-100% 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 有一定作用。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8.抗溃疡作用黄柏提取物(去小篥碱)100mg/kg皮下注射, 100、1000mg/kg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9.其它作用黄柏碱

37、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 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由 现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 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 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 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痿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 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 (0.05-0.1g/kg )时, 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酮有保护血小板 的作用。黄柏对孑工(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 家蝇有杀灭作用。止匕外,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 血吸收等作用。(由处中华本草)药

38、毒理学 黄柏流浸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7g/kg。黄柏碱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 69.5mg/kg。黄柏果挥发油灌胃 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 6.683 0.656g/kg。现代研究主要 成分黄柏树皮的主要成分是小篥碱( Berberine ).另含黄柏碱(Phellodendrine )、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药根碱(Jatrorrhizine )、掌叶防己碱(巴马亭,Palmatine )、N-甲基 大麦芽碱(Candicine )、蝙蝠葛碱(Menisperine )等多种生物碱.此外,尚含黄柏内酯( Obaculactone )、黄柏酮(Obacun

39、one )、黄柏酮酸(Obacunonicacid )以及 7-脱氢 豆雷醇(7-Dehydrostigmasterol )、小谷蜜醇(B-Sitosterol )、 菜油蜜醇(Campesterol )、青萤光酸(Lumicaeruleicacid )、 白鲜交酯(Dictamno-lide ).黄皮树树皮含小篥碱、木兰花 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及内酯、雷醇、黏液 质等.成分作用1.抗菌作用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篥碱.黄柏煎剂或醇浸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草绿色链球 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

40、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亦有报道对大肠杆 菌有效者.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黄柏强1倍.体外试验黄柏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且对耐链霉素、对氨水 杨酸、异烟肺的结核菌株也有效.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 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 菌的豚鼠,从黄柏提取的盐酸结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疗 效.据称,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黄柏的抗菌作用原理与其对细菌呼吸及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多种常见 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芽 胞子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胞子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 菌作用.其

41、水煎剂还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1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药根碱对心肌的作用与小篥碱相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正性肌力作用与细胞外Ca+内流有关,而不涉及细胞内 Ca+的释放.药根碱10mg/kg 静脉注射对大鼠心肌缺血和复灌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对抗 作用,可使心肌缺血和复灌期间心律失常的开始时间推迟、 持续时间缩短,并使复灌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动物 死亡率降低.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着而 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作用更强,因此 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镂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 叔胺型的化合物

42、昔罗匹林 (Xylopinin )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在12颈椎间切断脊髓时,其降压作用消失,因而也证明其降压作用 属中枢性的.当阿托品化、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给予苯海拉 明、六烧季胺或摘除双侧颈动脉窦时,对降压作用无明显影 响,但给予妥拉苏林、双节胺、利血平等则能减弱其降压作 用.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能拮抗因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亦能 使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并能抑制注射 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黄柏碱或昔罗匹林对中枢神 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43、,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由现高振幅慢波.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黄柏中小篥碱以外的提取成分皮下注射或 灌胃给药对乙醇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阿司匹林溃疡、 约束水浸应激溃疡均有显着抑制作用.皮下注射或十二指肠 给药可明显抑制胃液量、总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活性;而灌胃 给药则只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50%的黄柏甲醇提取物1g/kg 口服对大鼠盐酸-乙醇溃疡有显着抑制作用,作用强度 大于小篥碱和黄连碱.在带有胰痿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 胰腺分泌的作用.5 .其他作用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 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 应.对离体兔肠

44、,黄柏可增强其收缩,使收缩幅度增加.其所 含小篥碱也能增加收缩幅度;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 黄柏内酯则使肠管弛缓.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 )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黄柏保护血 小板之作用尚待证实.黄柏对孑工、家蝇有杀灭作用.黄柏 与萱草根同服,可降低后者对小鼠的毒性.黄柏还能促进小 鼠抗体的形成.化学成分黄柏1.黄篥树皮含小篥碱(berberine )约 1.6% ,并合少量黄柏碱(phellodendrine ), 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药根碱(jatrorrhizine ),掌叶防 已碱(palmatine ),白括楼碱(candici

45、ne ),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 ),月瓜(guanidine );另含柠檬苦素 (limonin ) 即黄柏内酯 (obaculactone ),黄柏酮 (obacunone )及 丁, 为谷雷醇(丫-, p-sitosterol ),菜油蜜醇(campesterol ),豆 雷醇(stigmasterol ),7-去氢豆蜜醇(7-dehydrostigmasterol ), 白鲜交酯(dictamnolide ),黄柏酮酸(obacunonicacid ), 青萤光酸(lumicaeruleicacid ), 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24-methylenecycloartan

46、ol ), 丫-羟基丁烯内酯衍生物(黄 柏)I、n (-hydroxybutenolidederivativesI,、牛奶树醇-B (hispiolB ),小篥红碱(berberrubine )。根皮中分离由小 篥碱约9%,尚有药根碱,白括楼碱,黄柏碱。果实中含少 量小篥碱,掌叶防己碱;另含挥发油约 2.16% ,油中主要成 分为月桂烯(myrcene )约92% ,还有少量甲基王酮,微量 甲基庚酮以及可能是找牛儿醇的物质。此外还含有南美花椒 酸胺(herculin ), 5, 5-二甲基糠醛醍(5,5-dimethylfurfuralether )。叶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0%,从中分离由黄柏芭

47、(phellamurin ,鲜叶中约1%),去氢黄柏芭 (amurensin ,鲜叶中约 0.04%),黄柏环合其 (phellodendroside ,干叶中约 0.14% ),黄柏双糖茶 (dihydrophelloside ),去氢黄柏双糖茶(phelloside ),去甲淫羊霍异黄酮次芭( nor-icariside ), 异黄柏芭(phellavin ), 去氢异黄柏芭(phellatin ),金丝桃芭(hypero-side )。黄柏 的叶还含有生物碱。此外还含有多糖,多糖经水解后阿拉伯 糖含量约22%-23% ,鼠李糖约30% ,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约占47%左右。另外还分得 a-

48、 (1-4)-链(半乳糖醛酸)半孚L糖a- (1-4) -linked (galactosyluronicacid ) galactose2.黄皮树树皮含小篥碱,木兰花碱,黄柏碱,掌叶防已碱,内酯,雷醇等。果实含赛奥林 -NP36 (cneorin-NP36 ),匹西 狄醇-A (piscidinol-A ),尼洛替星(niloticin ),尼洛替星乙酸 酯(niloticinacetate ),二氢尼洛替星(dihydroniloticin ), N- 甲基弗林德碱(N-methylflindersine ),黄柏呈(phellochin ), 苦楝子酮(melianone ),无羁菇(f

49、riedelin ), 4, 10-二亚甲 基-7-异丙基-5 (E)环癸烯酸4, 10-dimethylene-7-isopropyl-5 (E) cyclodecenol。 叶含儿 茶糖类化合物。另有报道从黄皮树皮中分离得到线型味喃香 豆精类化合物。同属植物秃叶黄皮树树皮含四氢小篥碱 (tetrahydroberberine ),四氢掌叶防已碱 (tetrahydropalmatine ),四氢药根碱 (tetrahydrojatrorrhizine ),黄柏碱,木兰花碱,为谷自蜜醇。从其愈伤组织中分得小篥碱。台湾黄篥茎和树皮含小篥碱, 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 ),药根碱,掌叶

50、防己碱,黄柏碱, 芬氏唐松草定碱(thalifendine ),木兰花碱和唐松草芬宁碱 (thalphenine )。文献记载1 .别录:黄骅生汉中山谷及永昌。2.陶弘景:(黄篥),今由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 由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 之。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篥, 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刺,皮亦黄,亦主口疮。 3.蜀 本草:图经云,黄篥,树高数文,叶似吴茱萸,亦如紫 椿,皮黄,其根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由房、商、合等 州山谷。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4.本草图经:篥木,黄篥也,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五月六月采皮,

51、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5.纲目: 篥木,名义未详。神农本草经言篥木及根,不言篥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各家论述 1.医学启源:黄篥,治 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黄黄汤中加用,使两膝 中气力涌生,痿软即时去矣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 治下焦也。2.李杲:黄篥、苍术,乃治痿要药,凡去下焦 湿热作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并小便不利及黄涩者,并用 酒洗黄篥、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口渴 者,邪热在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是绝小便之源也,法 当用气味俱薄淡渗之药,猪苓、泽泻之类,泻肺火而清肺金, 滋水之化源。若邪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 问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

52、则阴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 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由矣。法当用气味俱厚,阴中之阴 药治之,黄篥、知母是也。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 满,腹坚如石,脚腿裂破由水,双睛凸生,饮食不下,痛苦 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此乃毒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 火又逆上,而为呕啰。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遂处以 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篥、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 肉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灵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 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瀑泉涌由,床下成流,顾盼之 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

53、食辛以 润之。以黄篥之苦寒泻热补水涸燥为君,知母之苦寒泻肾火 为佐,肉桂辛热为使,寒因热用也。3.本草衍义补遗:篥皮,走于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配细辛,治口疮有奇 功。4.朱震亨:黄篥,走至阴,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 之火,不可用也。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5.汤 液本草:黄篥,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柜子、黄苓入肺,黄连入心,黄篥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活人书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6 .医学入门:黄篥,治眼赤、鼻戢、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亦用。东垣 云,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由虚啰之蛔虫,单治而能补肾 不足,生用而能补阴痿厥,凡下体有湿,瘫痪肿痛,及膀胱 有水,小便黄

54、,小腹虚痛者,必用之,兼治外感肌热,内伤 骨热,失血遗精阴痿。抑考黄连入心,桓、苓入肺,黄柏入 肾,肾苦燥停湿,柏味微辛而能润燥,性利下面能除湿,故 为肾经主药。然本经谓其主五脏热者,盖相火狂越上冲, 肠胃干涸,五脏皆火,以上诸症,皆火之所为,湿亦火之郁 而成也,用以泻火则肾水自固,而无狂越漏泄之患,所谓补肾者,亦此意也。丹溪谓肾家无火,而两尺脉微或左尺独旺者,皆不宜用,惟两尺脉俱旺者最宜。7 .纲目:古书言知母佐黄篥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黄篥无知母,犹水 母之无虾也。盖黄篥能治膀胱命门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 滋肾水之化源,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火要药, 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阳,血

55、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 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宜,若 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 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 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不 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黄篥,久服伤胃,不能生阴之 戒。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 下,蜜制则治中。8 .本草经疏:黄篥,主五脏肠胃中结 热。盖阴不足,则热始结于肠胃;黄瘴虽由湿热,然必发于 真阴不足之人;肠痔漏,亦皆湿热伤血所致;泄痢者,滞下 也,亦湿热干犯肠胃之病;女子漏下赤白

56、,阴伤蚀疮,皆湿 热乘阴虚流客下部而成;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皆阴虚 血热所生病也。以至阴之气,补至阴之不足,虚则补之,以 类相从,故阴回热解,湿燥而诸证自除矣。乃足少阴肾经之 要药,专治明虚生内热诸证,功烈甚伟,非常药可比也。9.本 草正:黄篥,性寒润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伏龙火, 补肾强阴,然龙火岂沉寒可除,水枯岂苦劣可补,阴虚水竭, 得降愈亡,扑灭元阳,莫此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 薪则可,水既竭而枯热者,用以补阴实难,当局者慎勿认为 补剂。予尝闻之丹溪日,君火,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 之;相火,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按此议 论若有高见,而实矫强之甚。夫所谓从其性

57、者,即内经 从治之说也,经日:正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者,谓 以水制火,以寒治热也;从治者,谓以火济火,以热治热也; 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岂以黄连便是正治,黄柏便是从治乎? 即日黄连主心火,黄柏主肾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黄 连,又岂非膀胱、大肠下部药乎?治舌疮口疮者,俱宜黄拍, 又岂非心、脾上部药乎?总之,黄连、黄柏均以大苦大寒之 性,而日黄连为水,黄柏非水,黄连为泻,黄柏为补,岂理 也哉?10 .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 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盖肾属寒 水,水多则惭消,涸竭则变热。若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11.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

58、炎,盐 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 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12.长沙药解: 黄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 腹满、伤寒。乌梅丸用之治厥阴伤寒,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食即吐蛔,以木郁则虫化,郁冲而生上热,黄柏泄郁升之上 热,而杀蛔虫也。白头翁汤用之治厥阴病热利下重者,以木 郁则利作,郁陷而生下热,黄柏泄郁陷之下热,而举重坠也。金匮桓子柏皮汤用之治太阴病,身黄发热者;大黄硝石 汤用之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以乙木湿陷,不能疏泄,郁 生下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溢于经络,则身黄腹满而发 热,黄柏泄湿热而清膀胱也。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

59、遏面 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 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 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 胃之阳,后世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误人多。黄柏.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 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盖阴中邪火,本非命门之真 火,不妨用苦寒者除之,若肾中真水不足,水中之真火虚浮 于上,宜用二地以滋之,水足火自归脏也。如误服知、相, 水愈燥而火愈炎,反成孤阳飞越,莫可救矣。命门之火,安 其位为生生之少火,由其位则为烁阴食气之壮火,是畏火也,非急除之不可,川柏、丹皮在所必需。然少火出位,失水之 源,用川柏之苦

60、燥,不若丹皮之辛润,为无伤于真阴也。.本草求真:黄篥,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名为知 篥八味丸,又用知、篥各一两,酒洗焙研入桂,名为滋肾丸, 谓其可滋真阴,此说一曲,而天下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 不可破。返知黄篥性禀至阴,味苦性寒,行隆冬肃杀之令,故独入少阴泻火,入膀胱泻热。凡病人团火亢而见骨蒸劳热,目赤耳鸣,消渴便闭,及湿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 水泻热利, 黄疸水肿,痔血肠风,漏下赤白,与乎诸痛疮痒,蛔虫内攻, 诊其尺果洪大,按之而有力,可炒黑暂用,使其湿热顺流而 下,阴火因而潜伏,则阴不受煎熬,而阴乃得长矣,非谓真 阴虚损,服此即有滋润之力也。故于实热实火财宜,而于虚 热虚火,则徒有损而无益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莲是什么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种子繁殖,果实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种子繁殖,果实无果皮包被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无根茎叶分化(但有假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以上三种都是以孢子繁殖,且生殖离不开水 32002 莲是什么植物 从藻类植物、裸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gd>gelj8e;g9;l7c92?93nh2ch76:
1.香椿在农村为何很少有人种植,主要原因是生长速度慢且不受农民欢迎(2)臭椿:臭椿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芸香目、芸香亚目、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 2、形态不同 (1)香椿:香椿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先端尾尖,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被稀疏的锈色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果狭椭圆形jvzquC41yy}/zrsucptppp3eqo5b1>83467/j}rn
2.落葵薯别称 马德拉藤,藤三七,心叶落葵薯, 洋落葵、落葵薯、藤子三七、川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石竹纲Caryophyll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落葵科Basellaceae 属 落葵薯属Anredera 种 落葵薯 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84;179d;66=5;@540jznn
3.芫荽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芫荽拼音:yuán suī 拉丁学名:别 称:香菜、盐须、延荽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jvzq<84yyy454?0eqs0u667/5:5:650jvsm
4.天门冬和麦冬有什么区别天门冬:它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百合科、天冬属的植物。通常都是生长在阴凉潮湿的树林边上、草丛里或者洗灌木丛中,有的也会用来栽培,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麦冬:它是属于百合科、沿阶草属的植物。主要是分布在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方。 二、别称不同 天门冬:它有很多的别称,例如:明天冬、满冬、天 jvzq<84yyy4junsnkp4dp8xha8>E4OG896:E6==79:I1H:J32EI1FM986a81;h5964HF3O<820nuou
5.亚麻物种起源形态特征主要品种纤维用油用型油纤两用门: 被子植物门 种: 亚麻 别称: 胡麻 中文学名: 亚麻 科: 亚麻科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物种起源 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天然纤维是以植物的皮为原料,在远古的类人猿时人们就以树皮遮体,最早应用纺织技术的天然纤维也是植物的皮——亚麻,远在石器时代,瑞士栖湖和热带埃及,人们就栽培亚麻,取其纤维织成衣料,到古jvzq<84yyy4kusncq{o/exr1ykqj1|mqy/947>530jznn
6.黑峰秋海棠黒峰秋海棠本文共计188个字中文学名:黒峰秋海棠拼音:hēifēngqiūhăitáng拉丁学名:Begoniaferox别称: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科:秋海棠科亚科:族:属:秋海棠属 主要产地 广西 形态特征 黒峰秋海棠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全株被毛,叶基生,叶偏卵形,叶片上有棕黑色锥状的突起,花期5-10月。 jvzquC41yy}/7;~wgt4dp8vkcqsfp8mwhw528A:38;77;:7324>937mvon
7.谷子谷子 中文名:谷子 别称:稷、粟、小米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狗尾草属 种:粟 分布范围: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cm;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jvzq<84p{ukf7onw0kew7hp1ktgq86326537?>0jvs
8.小麦别称:麸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麦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莎草目) 科:禾本科 族:小麦族 属:小麦属 种:小麦 原产地:亚洲的西部 种植时间:寒露之前 分布范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 形态特征:秆直立, 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jvzq<84p{ukf7onw0kew7hp1ktgq86326537=>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