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现代水杉之父”胡先骕:文理兼通的植物学巨擘科学分类学生物学家

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

胡先骕逝世

他发现并命名了“活化石”水杉

被誉为“现代水杉之父”

他学贯中西、纵贯文理

在科学家的身份之外

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开创者之一

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博通中西、文理兼擅

△胡先骕初到美国时留影

胡先骕成长于国家动荡的时代,怀揣着民族自强的梦想。他以笔为刀剑,捍卫民族文化,以1919年的《中国文学改良论》为起点,撰写了多篇文学批评文章,确立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20世纪30年代中期,胡先骕酝酿了一个庞大的中国经典英译计划。他完成了170首苏东坡诗词的英译、洪昇《长生殿》全本的英译、宋朝文化的译介文章以及很多古诗的英译……当时,他正处于科学事业的高峰时期,但仍愿意抽出时间来做文学翻译,这是对中华文化的尽责之举。

胡先骕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批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们是最后一代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又是第一代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教育洗礼的群体。他们博通中西、文理兼擅,又能矢志报国,坚守真理,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宝贵的文化遗产。

创造大量“中国第一”

许多人知道胡先骕是因为他是“现代水杉之父”。其实,作为科学家,胡先骕在植物学研究上创造了大量的“中国第一”,在开创中国植物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发现植物新类群方面,他是第一个命名中国植物新属(1928年发表的“捷克木”,即秤锤树)和植物新科(1934年发表的“鞘柄木科”)的中国学者,这是中国科学家跻身国际植物学界的开端。他一生发表的植物新类群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其学名也是胡先骕于1925年定名的。

△捷克木(秤锤树)模式标本

胡先骕最著名的发现当属1948年与郑万钧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这一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植物学发现”,在世界植物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胡先骕是中国较早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之一,他多次策划组织大规模的植物标本采集,范围覆盖了近半个中国。其中1930年代开始连续派出蔡希陶、王启无、俞德浚等人深入云南和四川采集标本,十多年采集标本十多万号,成为中国植物采集史的里程碑。与此同时,胡先骕在1930年代资助秦仁昌从欧洲各大标本馆拍摄了18337幅中国植物标本照片,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植物学研究资料。

科学预见川苔草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是他的另一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就认为中国有川苔草科植物的分布,而1944年和1945年赵修谦发现了该科植物,恰恰证实了胡先骕的预见。

胡先骕在植物系统研究领域的成就同样卓越。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植物志属》是世界上首部系统性整理中国有花植物科属的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1950年,他提出了新的被子植物多元分类系统,是中国植物学家在该领域的首创。

胡先骕一生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和20多部论著,为中国植物学科的学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激发了无数年轻学者投身于植物学领域的热情。

为后人留下学术绿荫

作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的贡献是全面而深远的。

中国植物学的建制基础大都来源于胡先骕。1921年,他与动物学家秉志共同创办了东南大学生物系。1922年,他们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1923年,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合作编写了首部国人编著的大学教材《高等植物学》,被各大学植物学专业广泛采用。1928年,胡先骕与秉志在北平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1933年,他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次年发行会刊《中国植物学杂志》,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1934年,胡先骕于江西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1938年于昆明创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

△1928年10月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成立时人员合影(前排右二是胡先骕)

通过这些教学和研究机构、学术刊物和学术组织,中国植物分类学在短短20年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1920年代早期至1930年代后期,这一学科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完成了自身的体系建设,并在中国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世间曾有胡先骕,宛若水杉同葱茏。”胡先骕的一生正如他所钟爱的水杉,挺拔、葱郁,为后人留下了一片学术的绿荫,为科学的天空增添了一抹浓重的绿色。

参考资料:

2.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胡先骕

3.《江西日报》.世间曾有胡先骕 水杉今日犹葱茏

4.“中科院之声”公众号.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背后的故事 | 花颜鸟语 | 科学史

5.“江西农业大学学工在线”公众号.追寻先贤的光辉——纪念胡先骕诞辰130周年(一)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赵玲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APG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72?69;9?0
1.被子植物APG分类系统简介被子植物APG分类系统简介 时间:2025-04-03jvzquC41yy}/jƒfw0gjv0ls1kplp1:55:1>43=3jvo
2.师范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zhangxiaohuiHomeE-Mail:xhzhang@snnu.edu.cn Department:生命科学学院 Education Level:博士研究生 Degree:博士 Status:在职 Alma Mater:陕西师范大学 Discipline:Botany Recommended MA Supervisor Click:00017188Times Open time:2021.12.9 The Last Update Time:2025.4.1 jvzquC41hcivn}~0uptv0niw0et0|qfpizobqqzk1gt0ut}z179:9A4eqpzfp}455;?177mvo
3.被子植物系统发生学组织被子植物系统发生学组织,或称APG,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系统植物学家组织。他们合作建立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学共识,反映由系统发生学研究发现的植物关系的新知识。 截至2016年,这一合作产生了分类系统的四个增量版本,分别于1998年、2003年、2009年和2016年出版。这个群体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他们认为以前被子植物的分jvzquC41ywrj0€nmk1gtunyu1uuhq~47344&GA*C4'GC'N:'CF+:2.J8'C:&:M*G9'>:'J>'G9+C5.GD'G=&DK*;H'K6'AK';3+F9.>6';L&G>*CF'G7'N<'DD+96.J9'DH&:@*42/+32.J8';6&;L*G9'>C'B<'G9+B9.>3'G;&CM*C8'K8'B>'DG+F9.F9';7/j}rn